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日报

初秋漫行 丈量城北的时光刻度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A5版: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走街串巷读古城 “学习强国”小小宣传员 名城志愿者上岗了

处暑时节的南阳,暑气未消而秋意已悄至。8月23日下午,一场以“循城墙寨垣,读北城沧桑”为主题的“读城”活动,在南阳城区宛城驿处开场了。这场由“学习强国”南阳学习平台携手南阳市民协文保专委会、南阳市住建局名城志愿者团队、访古寻踪· 南阳文化遗产保护公益团队举办的走读行动,带领市民和学生用目光解码城市时光,以脚步丈量南阳老城北片历史肌理。

宛城驿,这座明清时期南阳境内的重要驿站,就在南阳城区菜市街老木器厂的厂院深处。穿过东南角砖墙间一条狭窄的小径,青砖灰瓦的清代中厅和前厅便映入眼帘,古朴的屋檐轮廓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更显沧桑。中厅前,南阳市住建局设计科负责人郭辉将印着“名城志愿者”字样的红马甲,郑重地递到访古寻踪·南阳文化遗产保护公益团队领队乔治邦手中。随着20名团队骨干陆续穿上红马甲,一场穿越时空的“品读”之旅就此展开。“宛城驿是明清时期南阳境内的四大驿站之一,旧时配马72匹、马夫51名、轿夫60名、兽医1名, 其主要作用包括传递政务军情、接待过往官员以及转运官府物资……”文保志愿者“宛三梅”是土生土长的老南阳人,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讲人,他率先上阵讲起了宛城驿历史。

走出老木器厂,沿着菜市街一路向北。锅碗瓢勺、盆盆罐罐、木椅木桶、铁制农具,各种土产日杂用品琳琅满目,大家不由七嘴八舌地说起菜市街的旧时光,聊起菜市街西的南阳女子中学,说到南阳女子中学的旧校舍——古建筑老盐店……在菜市街东北侧,大家走下延曦门桥,沿护城河向北而行。护城河畔,小桥流水,青枣翠绿,石榴缀满枝头。“护城河以前是臭水沟,治理后真是干净漂亮!”“河景好看,又养眼又能沿河健身!” 几个人不停地感叹着。

正值暑假,不少小学生随家长一起参与了本次活动,为此,本次活动特意安排了安全保障人员。在东城河岸宛南书院、解放路北段等处,团队志愿者刘源向大家讲起发生在这些地方的南阳革命故事,并教小学生们一起读抗日名将黄樵松当年写的两首诗词:“苦战十昼夜,南阳成废墟。姑将好头颅,留待最后掷。”“别矣南阳城,回顾复回顾。红杏暗送香,白水牵衣诉。”看着孩子们诵读诗词,一位杨姓家长欣慰地说:“这种活动真的很有意义,让孩子们不仅知道了城市曾经发生过的故事,还实地踏访这些故事发生的具体地方,他们的印象会更深刻,对城市历史文化会更感兴趣,从而愿意主动去学习和了解更多。”秋季将读四年级的市十二小学学生杨钰峰非常开心参加活动:“走路读城,能锻炼身体、增长见识,今天我学到了很多!”

人群中,身着“名城志愿者”红马甲的队员引人注目。“名城志愿者团队由南阳市住建局组织成立,志愿者主要来自南阳市住建局设计科以及访古寻踪·南阳文化遗产保护公益团队骨干成员,主要任务就是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守护南阳历史文化遗产。”乔治邦介绍说,“名城志愿者下一步会身着红马甲,开展相对常态化的古城保护、更新、建设动态跟踪,宣传南阳历史文化,不断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与归属感。”

行走中,“学习强国”南阳学习平台的宣传牌被高高举起,拿着一个宣传牌的市民张扬当场下载了“学习强国”APP。“这两年我对历史文化很感兴趣,刚听介绍说‘学习强国’有这方面的慕课,我打算好好学学”。市十五小的一名小学生也高兴地举着“梦想从学习开始”的宣传牌:“我爸爸妈妈手机上都有‘学习强国’,我也常在上面听诗文。”

公议门、武庙坑、博望门桥、东马道、北马道、宛南公园……从城门到寨门,从城墙到寨墙,大家在行走与讲述中,触摸南阳城的历史脉络,感受南阳城的历史变迁。尽管汗水湿透衣衫,却无一人半途退出。“今天,我们循着光阴的痕迹,完成了一场与老南阳的深度对话。从宛城驿的驿马遗韵到菜市街的市井烟火,从延曦门残存的城墙记忆到宛南书院的文脉延续,每一步都是对城市记忆的重新叩访。”访古寻踪·南阳文化遗产保护公益团队年轻队员南方,以诗意的语言为本次活动作总结,“未来,我们仍会继续。走进更多被遗忘的街角,记录更多即将消逝的声音,连接更多愿意守护的人。因为我们深信,每一段路都不会白走,每一次驻足都会有回响。愿你我同行,在古城南阳的肌理中,读出更深、更远的世界……”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