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日报

军工血脉固根基 文化铸魂育匠心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A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 马小兵 赵国峰

军工铸魂,匠心育人;技能成才,技能报国。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河南工院”)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军工精神与“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深深融入血脉,走出一条特色育人、特色发展之路,为国家现代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薪火相传

军工血脉铸就育人品牌

翻开河南工院校史,这是一部与军工事业同频共振的发展史。

1973年,作为原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创办的“五三一机械工业学校”,开启了培养兵器工业人才的征程;1979年搬迁至军工企业集中的南阳,奠定校企协同根基;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向卓越职教高地迈进;2000年与洛阳兵器工业职工大学合并,跻身“兵工七校”,成为军工职业教育的核心力量……

每一步发展深深镌刻着“军工”烙印。多年来,河南工院深耕“红色军工文化铸魂育人工程”,形成以“忠毅”塑信念、以“严细”育规范、以“精优”提能力的独具特色的培养逻辑,让军工精神从历史记忆转化为现实力量,成为学院最鲜明的品牌标识。

四维联动

构建全链条育人生态

文化育人不能靠零散发力,必须用系统思维构建全链条机制。

基于这一认识,河南工院打造“精神文化引领、制度文化保障、环境文化浸润、行为文化践行”的四位一体体系,用扎实举措让军工文化真正落地生根。

在课程体系中,《军工文化》必修课与“军工企业文化体验”活动紧密联动,每学期组织学生走进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从理论认知到情感认同,再到实践践行,形成完整的文化传承闭环。

在制度安排层面,《军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明确方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将“军工精神、军工质量、军工标准”纳入考核,学生评优必须过“严细”作风关,倒逼职业素养的养成。

创新赋能

让军工文化焕发时代活力

河南工院创新推出军工文化铸魂育人“五个一工程”,用多元化载体构建起立体育人矩阵,让军工文化既“接地气”又“显张力”。

校本教材《军工文化》与在线精品课同步发力,让文化传承打破时空界限;“军工情”艺术团走进40余家军工企业、10余个县区,用艺术形式讲述军工故事;“大国工匠面对面”“军工文化大讲堂”等活动,让学生与劳模、工匠零距离交流,感受榜样力量;集国防教育、科普教育、校史教育于一体的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成为师生与社会各界了解军工精神的重要窗口。

河南工院还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标准融入教学,实施“导师制班”“军工订单班”,推进“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实现教学与行业标准的无缝衔接,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能触摸到行业前沿的脉搏。

军工文化育人,结出累累硕果。统计显示,河南工院学子在各级技能竞赛中斩获1100余项奖项;他们积极投身国防与志愿服务,涌现出马秋成、汤玉祥等大批杰出校友,在各领域传承军工精神。河南工院从国家骨干校、优质校发展为“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军工文化育人项目”获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典型案例,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为职业院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工院经验”。

面向未来,河南工院将继续坚守军工初心,传承军工血脉,在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为制造强国、军民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贡献更多力量!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