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镇平县枣园镇周岗村网格员周绍亚的手机计步数已悄然超过3000步。他的“办公地”没有围墙,是阡陌纵横的田野,是炊烟袅袅的院落。
村西头玉米地旁的灌溉渠拓宽计划,成了村民老李和老张之间的“疙瘩”。老李盼水畅增收,老张忧树苗受损。周绍亚第一时间“定位”到这处潜在的冲突点。他蹲在田埂,手指在松软的泥土上勾勒:“老李,渠宽水畅,收成是大事。老张,你看树苗往东挪半米,水不挡,你地头也更敞亮,中不?”入情入理的分析,加上主动承诺帮忙移树苗,瞬间熨平了两家人的眉头。
晌午,周绍亚走进脱贫户王婶家的小院,径直从窗台下摸出她的慢性病药盒。“婶儿,药快见底了吧?好消息,新政策下来了,您这药报销比例又提了点!”他掏出手机,点开镇里刚推送的政策图解,耐心解释给听力不佳的王婶听。
夕阳为村西头的烟田镀上金色。周绍亚立刻切换角色,成了最勤恳的“产业信息播报员”和“需求收集员”。“怕技术?技术员后天就下地头手把手教!”他挨家挨户掰着指头算细账,把乡亲们的每一条疑虑都认真记下,及时反馈给镇上。 周绍亚的日常,是枣园镇深化网格治理的缩影。网格员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情感知冷暖,将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至乡村每一个角落。这张由无数网格员共同绘就、实时更新的“民情地图”,不仅畅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更成为汇聚民意、精准施策、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能的宝贵数据库。②5(李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