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参加校园防溺水宣传活动。
云悦读 本报记者 王好学 文/图
在邓州这片热土上,有一个身影总在危难时刻显现——他就是王旭东,南阳市七届人大代表、邓州救援队队长。两种身份,一份初心,他以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信念,在救援一线与履职岗位间,书写着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担当答卷。
去年7月,邓州暴雨如注。王旭东的手机成了热线:一边是救援队的汛情报告,一边是群众的求助信息。汛情紧急,他第一时间组织邓州救援队队员分组在城区巡查低洼易积水地段,拉上警戒线,提醒行人注意安全,并通过拍摄短视频的方式,及时向公众传递路况信息。7月14日18时,王旭东接到构林镇被困群众的求助电话,当即带领12名队员携带3条橡皮艇赶赴一线。在与当地政府和警方对接后,他迅速兵分三路前往受灾最为严重的幸福社区救援。当地水深处达1.6米,大家毫不退缩,经过一夜奋战,转移群众35人。7月15日7时,刚休息不久的王旭东又接到南阳市应急管理局的支援请求。他再次组织队伍出发,奔赴南阳市官庄工区、宛城区、唐河县、社旗县等地参与救援,在两天时间里,救援转移群众150余人。
作为邓州救援队队长,王旭东在救援中总是冲在第一线。2020年10月24日晚,穰东镇周营村一位60多岁的老人失足坠入机井。王旭东凌晨1时携带专业装备赶赴现场,面对井深、井口小、水下情况复杂等难题,亲自操作竖井举升器,历经数小时艰难救援,成功将老人救出。
身为人大代表,王旭东深知自己肩负着为人民发声、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他将救援工作中的所见所闻与人大代表履职紧密结合,积极为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和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建言献策——
在队伍建设方面,王旭东建议持续加强救援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通过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开展实战演练等方式,提升队员的应急救援技能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高素质救援队伍。同时,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常态化灾害预防机制,提高全社会的灾害应对能力。
在应急机制完善方面,他建议进一步优化应急响应流程,通过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高效启动应急预案,实现救援力量的快速调配和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在公众安全意识方面,他建议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将应急救援知识技能培训送进校园、社区和企业,通过举办讲座、演练等活动,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从源头上预防灾害事故的发生。
当危难来袭,他是逆向而行的救援尖兵;当民生需要发声,他是为民代言的人大代表。王旭东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践行誓言,书写着“使命在肩”的动人篇章。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