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日报

擎旗奋进正蝶变

日期:08-10
字号:
版面:第A1版:时政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入选全国“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的内乡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 本报记者 崔培林 摄

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放眼南阳大地,到处是热气腾腾的发展新气象。

——牧原实验室首个转化成果、牧元安粮异亮氨酸项目实现量产,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称赞:“南阳在合成生物领域的科研和产业布局已初具规模。”坚持创新引领,我市接连在新能源装备及化工、航空再制造及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领域实现实质性突破。

——3.45亿元创业担保贷款为奋斗者注入资金活水,新增1283个停车泊位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52个“一点多能”物流点打通了农村物流末梢。省市两级重点民生实事相继落地,一幅幅民生愿景正化为幸福实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南阳大剧院的文化大餐,掌声传递出艺术的共鸣;方城七峰山生态旅游区“十里花溪”,登上《人民日报》等50余家媒体平台;卧龙岗文化园,青少年穿上汉服,感受三国文化。我市持续丰富文旅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暑期文旅综合收入超75亿元,同比增长12%。

——南水北调中线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及以上,淅川陶岔出水口水质达到Ⅰ类标准,“一河一策一图”南阳实践经验获生态环境部全国推广。以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引领区为牵引,我市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创新实践“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水源地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坚实。

“两高”,时代呼唤的“南阳担当”;“四着力”,南阳发展的路线图。我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考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锚定“三区一中心一高地”战略定位,纵深推进“五聚五提”工作抓手,大力践行“六个弘扬”作风要求,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推动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持续突破蝶变。

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89.83亿元、居全省第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实干实绩扛稳了“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创新赋能 产业跃升

近日,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中储国能联合研制的压缩空气储能105兆瓦2极高速电机发布,攻克了百兆瓦级电机“卡脖子”技术,打破了大功率高速电机依赖进口现状。

在牧原合成生物产业园,牧元安粮年产3万吨合成生物项目已实现高品质异亮氨酸量产,成功破解饲料氨基酸领域的“卡脖子”困局。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牢记嘱托,我市坚定不移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布局未来、增创优势。生物医药产业,我市与千红制药合作,生产肝素钠等药品,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化工产业,加快中能建绿色甲醇与绿色航油一体化项目建设,助力南阳构建综合能源大基地。航空再制造和低空经济产业,有序推进南航技能训练中心、航空制造维修产业园等建设,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航空维修和再制造产业集群。(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