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市文旅协会旅行社分会会长徐良说:“‘暑期档’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文旅旺季,我市精准把握消费新趋势新特点,通过产品创新、场景创新,更好地满足了青年情绪消费、体验消费、夜间消费的需求。”
创新融合
“文旅产”协同发展
景城相融、主客共享的老街,以独特的文化氛围、强情绪感知,成为近悦远来的新晋顶流。解放路、民主街、工农路,吐露岁月的沧桑,也写满市井的繁华。来自北京的旅行团在充满烟火气的老街走走停停,在导游的讲解中聆听历史的回响,在老街的肌理中触摸城市的脉动。
随着游客停留时间的延长,消费热潮覆盖食、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各领域。牛肉汤、烩面、板面、米线等具有代表性的南阳地方美食迎来一拨又一拨前来打卡的外地游客;桐柏茶叶、西峡猕猴桃、郦邑贡菊等具有代表性的伴手礼热销。“来之前,我们规划了3天的行程,到了这里,才发现好玩、好吃的太多,已经超出旅行计划两天时间了。”来自郑州的曹女士乐呵呵地说。
坚持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惠享南都·畅游南阳”暑期文旅专项消费券叠加商家让利,形成“乘数效应”,带动文旅消费链式升温。
“南阳的城市‘文化力’正在外溢。”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铁红说,文旅产业加速升级,2025年,“宝藏小城”成为文旅新供给体系中的结构性增量空间。游客追求“沉浸感、参与感、获得感”的复合体验,城市要想“年年红”,必须靠内容、靠结构、靠运营,让体验能沉淀、故事能转化、用户愿复购。南阳文旅产业不断丰富场景、优化服务,逐步构建起“长期消费模型”,实现“文旅产”协同发展。
品牌效应
激发消费潜力
越来越多的“南阳味”被更多人看到。博主南京刘好燃用第一视角讲述“河南的这座宝藏小城,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因为这里是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单条视频获得5.5万次点赞、2.1万次转发。社交媒体上,一碗烩面、一个美景……都会因为强情绪感与文化认同迅速出圈,并形成线下消费转化率。
“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文旅产业‘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南阳医圣文化园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刘海燕表示,如今,传统的“打卡式”旅游正让位于更具参与感和情感连接的“沉浸式”体验,这一转变正在重塑文旅产业的价值链和商业模式。
以文化为内核、旅游为载体、康养为目的,医圣文化园通过文化创意、会议会展、公益科普、义诊惠民、资源重构、业态创新与体验升级,形成“1+1>2”的生态系统,开园以来已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地标、城市名片。下一步,医圣文化园将创新开展中医药健康养生传播推广行动,进一步打响“仲景书院”品牌,组织推出“疗愈式旅行”特色旅游项目,实现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
“文化+内容”赋予南阳文旅新的热度。“这里不只是去一次的地方,而是‘值得回来的地方’。”连续3年带着一家老小在西峡避暑的张女士由衷感慨道。在越来越多游客心中,南阳,被重新定义、重新讲述。
坚持用户思维,统筹文化资源,讲好城市故事,链接消费场景,我市将更多城市元素、旅游景点、文化生活植入文旅产业,全域“文商旅”产品融合发力,暑期文旅消费供需两旺、双向契合。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任永亮表示,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文旅消费市场正处于重要转型期。以文旅“出圈”开拓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我市科学研判消费市场结构转型、升级规律和主要方向,推动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在动态迭代中实现高效耦合,吸引人、感召人、留住人的文旅强市“强磁场”加速形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新优势。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