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日报

“是您的拐杖,撑起我们的梦想”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A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贾林伟 通讯员 刘清波

园丁的喜悦,莫过于见证鲜花绽放的时刻。

8月6日一大早,刘珍珍从四楼家里不断向下张望。

今年高考前,她是邓州市花洲实验高中三年级11班和12班数学教师,还是12班班主任。

那天,刘珍珍在教室一不小心崴伤左脚踝。在后来的两个多月里,她架着拐杖,咬紧牙关,陪学生们顺利通过高考。

如今,她的学生们如愿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纷纷前来报捷:“是您的拐杖,撑起了您的身躯,也撑起我们的青春梦想。”

拐 杖

35岁的刘珍珍,从未想到自己和拐杖联系在一起。

今年3月27日上午,邓州市花洲实验高中三(12)班,第一节上的是英语课。

刘珍珍作为班主任,像往常一样坐在教室后排,突然接到家长来电。

为了不影响课堂,她双手捂着手机,向右扭身站起,双脚猛然蹬地,左脚踝“咯噔”一声,身体訇然倒下。

恰在此时,下课铃声响起。坐在最后一排的孩子们一拥而上,手忙脚乱地搀起老师。

孩子们目测就发现,刘珍珍左脚脚面一根青筋已暴起。

英语教师丁迎新当即找来一副拐杖,安排孩子们把刘珍珍护送到休息室。

经过诊断,两家医院专家给出一致的建议:静养。

听到这儿,刘珍珍急得眼泪都快淌下来。“不能歇,我得去上课!”她斩钉截铁地对家人和校领导说。

高考正冲刺,两个文科班的数学课,一个重点班的班主任,她知道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两年多的相知相守,她笃信,没有人比自己更熟悉每个孩子的脾气秉性和学习状态。

两天后的晨读时刻,她架着双拐准点出现在12班教室里!此时,经过简单治疗,她的左脚肿胀得像个大面包。

初 心

11班、12班在三楼,从一楼走上去,共有48级台阶。

拄着双拐上上下下,刘珍珍再不似以往上下楼般如履平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蹦,爬山一般大口喘气,感觉心脏快蹦了出来。

山高万仞,只登一步。无论上下,她紧盯下一台阶,每每完成一个跳跃,就会获得大大的喜悦。

作为班主任,她一天需要几次进班,早自习、早饭后,上课期间、午练时分,晚饭后、晚自习……“拐杖老师”像时钟一样准时,从未停顿过。

上下楼不方便,中午她就在教室里,让学生捎个饼子或鸡蛋,凑合一顿。她一边吃饭,一边把左腿高高架起来,让充血的左脚舒服些。

三楼没有卫生间,她尽量少喝水,强忍着干渴。

就连寻常的板书,也成为她平衡身体的一个考验,左手拄拐支撑身体,右手奋力板书。她总叹息,板书跟不上讲解的速度。

她自己受罪,让孩子们看起来也很难受。

如此坚持,到底为了啥?

家人问过,她微微一笑,从未答过。

面对学生们的提问,她仍微笑以对,7岁儿子却举起手来:“我知道,我知道,那是妈妈的初心——”

的确,刘珍珍微信名为“初心”:当个好老师,让孩子们爱上数学。

她出身周口郸城农家,打小喜欢数学。上学期间,最开心的事儿莫过于解开别人解不开的数学难题。

2013年,她从信阳师范大学毕业,选择任教于邓州市花洲实验高中,从此放飞梦想。

11班和12班都是文科班,如何让文科生学好数学,这是刘珍珍天天面临的问题。

她的做法是:多倾听,多探讨,随时随地收集学生意见,针对每个人拿出一套解决方案。

她总能发现学生每一天的进步,哪怕一节课的收获、一道题的创新,她鼓励学生登台分享,讲出自己的心得。

有问必答,早成常态,无论学生在校还是在家,因为她坚信,“有提问,一定会有进步”。

收 获

恰如“骏马面前无沟壑”,刘珍珍拄着拐杖带领学生们,翻越“高考”这座高山,唱响被梦想照亮的青春之歌。

8月6日,立秋节气前一天。按照约定,12班班长刘泽宇带着同学们来看望老师。上午9时左右,刘泽宇一边喊着“刘老师”,一边推门走进来。几天前,他已拿到沈阳化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看到老师,他们几个连忙蹲下来,对着刘珍珍的左脚前后地看,“好了好了,再也不用拐杖喽”。

看着学生们欢呼雀跃,刘珍珍顿时觉得,这几个月吃过的苦、受过的累如此值得。

她拉着孩子们的手,如园丁望着自己培育出的鲜花儿:余汶扬被石家庄铁道大学录取,李姁被安庆师范大学录取,陈怡冰被河南工业大学录取,王天心被信阳学院录取……

勤奋如春,果实如秋。刘珍珍所带的12班,是文科重点班,总共73人,其中在班71人,全员本科上线;11班,本科上线率接近50%。??

在邓州市花洲实验高中党总支书记彭超峰看来,“拐杖老师”的精神激励着全体师生携手从春走到夏,一起跨越今年高考!

他说,邓州市花洲实验高中今年实现高考成绩“八连增”,创下建校以来最大增幅,兑现“低进高出,人人成才”的承诺。

“教与学,如同烟火与诗意,相互辉映,共同成长。”彭超峰认为,“拐杖老师”刘珍珍提供了全校教学相长的优秀案例。

“拐杖老师”让这两个班的学生“一夜长大”,主动搀扶、帮忙提物,还为刘珍珍送来家传秘方的跌打膏药。

连那些平时喜欢捣蛋的孩子也变得乖巧起来,惜时如金,日夜苦读。

有感于学生们的成长奋进,刘珍珍觉得自己收获最多——

初心,犹如隐匿的宝藏,难以言表却真实存在,总在关键时刻指引人生的方向!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