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飞 通 讯 员 李晓宁
通 讯 员 李晓宁
“以前养牛靠经验,现在全凭数据说话,健康状况看得清清楚楚。”8月3日,镇平县枣园镇周岗村万誉生态牧业的牛舍里,饲养员通过手机APP查看牛棚温湿度曲线和肉牛生长数据,每头牛的进食量、运动量、反刍频率等情况一目了然。
牧场里科技印记随处可见,每头牛的电子耳标如同“智能身份证”,24小时采集生理指标并实时传至云端。负责人谢淑云介绍,这种监测能及时干预健康问题,使用药成本降低三成,肉牛成活率稳步提升。企业的智能饲喂塔提供的“定制早餐”,是专业营养师根据肉牛品种、年龄、体重等因素制定的个性化方案,既能增强肉牛免疫力,又能提升肉质和营养价值。
智慧养殖的红利渗透到全产业链。企业向下游拓展,创办“福牛港”牛肉主题餐厅,顾客扫码即可获取牛肉追溯信息。这条“从牧场到餐桌”的透明体系,成为品牌拓展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溢价。
智慧产业还为村民带来实惠。通过“入股分红+科技型就业”模式,周边村民实现转型,村民周绍亚经培训后成为饲料调配骨干。“守着家,用电脑‘养牛’,收入不比城里差。”周绍亚如是说。②13
现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