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苗苗
曾经扎根军营,保家卫国;退伍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艰苦创业报效祖国、带富乡亲……今年68岁的魏福生用行动诠释了军人本色,展示了退伍军人的风采。
魏福生1957年出生于方城县独树镇刘营村,1976年12月应征入伍,并于1979年2月参加边境自卫反击战。在那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1月,他复员回到老家,成为方城县民兵训练基地的一名教员。
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的春风吹遍南阳大地。魏福生深刻地感受到时代的召唤,于是他跳出舒适区,独自来到南阳市中心城区,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
由于出生于中医世家,魏福生自幼耳濡目染,对中医药有着深厚的感情。来到南阳后,他进入原南阳地区药材站从事药品销售批发工作。
2016年6月,魏福生成立河南省寿康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主要开展生产、销售中药饮片,中药材种植、销售等业务。
为了把好药材原料质量关,魏福生带人前往全国各主产区收购优质道地药材,对于一些特殊中药材原材料,坚持人工筛选、精拣、加工;在产品加工环节,既遵循古法炮制,又投入大量资金购置、更新现代化加工设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靠着优质产品,魏福生的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产值从2016年建厂的2000多万元增长到去年的8500多万元,并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成为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研发和试验示范基地。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随着公司不断壮大,魏福生没有忘记家乡及乡亲们。看到老家刘营村并不富裕,他决定回老家二次创业,圆一个老兵的“共同富裕”梦。虽然他身患多种疾病,但改变家乡的念想,驱使着他义无反顾踏上返乡创业之路。
在荒山坡上种植中药材,困难重重。魏福生先后投入近千万元,承包1000多亩荒山荒坡,改良土壤,引进优良品种,带动家乡100多户乡亲务工。经过不懈努力,千亩药材长势良好,荒山坡变成了“花果山”。去年底,他又新建了药材鲜切加工厂,通过“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更多人种植中药材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