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
提升驻村帮扶实效
本报讯 (通讯员周 崇)社旗县近年来健全完善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扎紧“选育管用”工作链,切实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推动乡村振兴的“尖兵”作用。
强化精准选派与组织保障,提升驻村力量“适配度”。坚持需求导向,“一村一档”梳理分析派驻村的短板弱项、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形成清晰的帮扶能力需求清单。明确规定驻村干部在村工作时间、职责任务、待遇保障,职务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定期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家庭实际困难,让驻村干部安心安身安业。
强化过程管理与激励约束,提升驻村队伍“战斗力”。坚持“四不两直”常态化督查机制,统一发放驻村工作日志本,实时跟踪履职情况。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十个一”活动,建立月暗访常态机制,营造对标提升、比学赶超、竞相出彩的浓厚氛围。建立分片定期工作交流机制,通过听进度、摆问题、划重点、提要求,持续指导驻村干部找准工作定位、推动工作落实。
强化平台载体与作用发挥,提升驻村工作“贡献率”。指导驻村第一书记履行好抓党建直接责任,协助乡镇党委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引导驻村工作队深入开展村情调研,帮助村委理清发展思路,引进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电商平台等新型经营主体。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②5
镇平县高丘镇:
开展网格化管理培训
本报讯 (通讯员吴甜甜)日前,镇平县高丘镇组织开展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网格化平台专题培训,加强基层治理网格建设,提升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培训围绕网格员的核心工作职责展开系统讲解,从信息采集、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排查,到政策宣传、民生服务等内容,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每项工作的重点与关键。同时设置互动环节,让网格员现场提问,强化实操能力,让网格员们明白自身不仅是基层信息的“收集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更是群众诉求的“调解员”、民生服务的“代办员”,认识到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此次培训,进一步为网格员队伍“充电蓄能”,有力提升了网格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为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②5
唐河县源潭镇:
农家书屋助力移风易俗
本报讯 (通讯员周展丞杨建堃)“我平时爱看历史故事,今年村里农家书屋补充了新书,还有空调和茶水,在这儿看书太舒服了。”唐河县源潭镇齐湖村村民王东升是农家书屋的常客,每天忙完农活就到这里“打卡”,如今带动了更多人前来阅读。
齐湖村的“读书热”是源潭镇重视农家书屋建设的生动体现。作为基层群众获取知识、丰富生活的重要文化阵地,农家书屋在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今年,源潭镇积极督促各村加强书屋管理利用,营造“管长久、长久管”的读书环境,并对每村图书进行补充,新增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党史人文、健康养生等十余类近2000本书,极大丰富了图书种类。
各村安排专人担任书屋管理员,按时开门关门、打扫卫生、归档图书,为村民提供热情服务。此外,齐湖村还利用农闲时节举办读书会、交流会等活动宣传新思想。
小小农家书屋,不仅能提高乡亲们的文化水平,对改变村民精神面貌也作用明显。如今,邻里矛盾少了,和谐友爱多了,恋爱自由成为择偶新观念,天价彩礼和大办宴席的攀比风气逐渐消失,农家书屋助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