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日报

倾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日期:07-29
字号:
版面:第A1版:时政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人才夜市供需两旺。 本报记者 张 玲 摄

本报记者 于晓霞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

铭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紧紧围绕就业、养老、医疗等重点领域,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人才夜市点亮就业新图景,社区老年食堂吃上暖心饭,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伴随着一件件实事接连落实,一幅幅民生愿景化为实景,“幸福”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底色。

稳就业

筑牢万家灯火幸福根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稳则人心暖。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等岗位挖潜扩容,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对全市下半年就业工作作出了重要安排部署。

翻开上半年就业成绩单,我市在推动就业这一民生实事上全力以赴,交出的答卷格外亮眼。截至6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8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850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69.29%、68%、57%。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有业可就、有班可上的百姓故事——

“逛个夜市就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对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真是太友好了。”7月16日晚,在卧龙区“人才夜市”招聘会上,黄河交通学院毕业生李萌说,她已与市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现场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

聚焦重点群体就业,市人社部门紧抓就业关键期,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链企业需求,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现场招聘会、“人才夜市”等招聘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架起高效沟通桥梁,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上半年,全市“线上+线下”累计组织招聘会317场,吸引6602家企业提供岗10.73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5.48万余人次。

同时,全面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提质升级,建成市级综合性零工市场1个、县级零工市场23个,新建、改建零工驿站223个等零工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上半年开展技能培训21.3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3.51万人,更多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