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日报

倾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日期:07-29
字号:
版面:第A3版:时事/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01版)

加力稳就业,是民生之盼,更是发展之需。落实市委七届九次全会部署,相关部门将继续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打好稳就业“组合拳”,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力度;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送培训、送技能、送岗位,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点亮就业创业的希望之光,为群众幸福生活筑牢坚实根基。

重普惠

织密“一老一小”关爱网

“一老一小”关乎千家万户,是市委、市政府始终牵挂的民生大事。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聚焦‘一老一小’,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环境好,设施新,工作人员也贴心,服务特别周到!”走进内乡县余关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淋浴室、餐厅、娱乐活动室等配套完善,老人们或三五成群在休闲区聊天,或在活动室下棋读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是今年省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市民政部门积极推进,全域谋划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上半年,全市90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省重点民生实事完成率84.31%。转型后的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将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养老服务延伸到老人家中,让幸福养老“触手可及”。

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我市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举措。市民政部门扎实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积极探索老年食堂、送餐上门、搭伙互助等服务形式,用“一餐热饭”托起老年人的幸福“食”光。上半年新建并运营老年助餐设施112家,打造村级老年助餐示范点53个。

不只老年人,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教育,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希望和梦想。我市持续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扩容工程、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提质扩面工程等,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上半年新开工建设6所幼儿园,完工1所。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有序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乡村孩子铺就更宽的成才路。

关爱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筑牢成长“暖心巢”。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3.4万名留守儿童实现“一人一档”,委托照护协议签订率达到100%。加大资金投入,建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2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35家、建设示范型“儿童之家”156家,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温馨的成长环境。在镇平县、唐河县试点开展“童伴妈妈”项目,打造童伴之家20个,构建起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监护网络。

守护“一老一小”,就是守护千万家庭。我市正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加快老年助餐点位建设进度和布局优化,建立健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分色分级分类管理,建好建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护航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强保障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不久前,家住卧龙区石桥镇的李先生突然胸痛,大汗淋漓,被送到石桥镇卫生院就诊。经过城市医疗集团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远程会诊,该院立即启动“胸痛救治单元”绿色通道,成功开展了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很快转危为安。

如今,在我市,农村群众不出镇就能看市级医院名医已成了“家常便饭”。聚焦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市高质量推进全国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在全市医疗系统推行“一站式服务”,打造便捷就医新体验;开设“家庭病床”,把专业的医疗服务送到患者家里;全市2550家定点医药机构,开通跨省联网结算,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花钱”。

社会保障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上半年,我市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52.57万人、86.71万人、70.43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9.80%、99.67%、97.55%。

“南阳是座暖心的城市,生活在这里,我们感觉很自豪、很幸福。”身边的变化,让群众脸上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一件件民生实事,汇聚民心、关乎大局。当前,我市正全面收尾盘点今年民生实事,确保10月底前大头落地,并及早谋划明年民生实事,精准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年年办”的民生实事,成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

发展向新向前,民生向好向暖。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正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织密民生保障网,必能将“人才夜市”的星火燃成“就业沃土”的燎原之势,让“社区食堂”的暖意延伸为更多人的幸福家园,使“家门口的名医”化作“全民健康”的坚实保障。一笔一画写实民生答卷,一点一滴汇聚幸福暖流,一个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正从蓝图加速照进现实。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