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晚报

特色好物尽显南阳文化底蕴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W2版:要闻/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憨态可掬的泥塑摆件引人注目 本报记者 周梦 摄

本报记者 赵明禄 周梦

9月28日,镇平中国玉文化博物馆广场彩旗招展,南阳第二十届玉雕文化节在此盛大开幕。同步举办的文旅文创成果展暨宣传推广活动,让海内外宾客沉浸式体验玉文化与地方特色交融的独特魅力,开启一场兼具文化味与烟火气的盛宴。

步入文旅文创成果展展区,13个县(市、区)的特色展位宛如13幅浓缩的地域文化画卷,次第铺展。每个展位都兼顾传统工艺的厚重与文创设计的巧思,勾勒出“玉+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图景。内乡县展位前,水晶镇尺将山水意境凝于方寸之间,手工折扇绘满南阳山水与玉雕纹样,憨态可掬的泥塑摆件以夸张造型尽显乡土趣味,引得游客频频驻足把玩。

方城县展出的文创产品满含“匠心温度”:小巧石猴神态各异,或蹲坐凝视,或挥手致意;红檀木梳纹理细腻,梳背雕刻简约花卉,兼具实用与收藏价值;包装精美的方城烩面满是中原风味,成为游客争相带走的“家乡味道”。

邓州市与淅川县的展位风格迥异却同样吸睛。邓瓷展品色泽温润、釉面细腻,传统缠枝莲纹在现代设计中焕发生机;剪纸作品以玉雕大师、玉石开采为题材,用剪刀勾勒玉文化别样风采。淅川县展位上,色彩鲜明的版画描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壮阔与丹江湖的秀美,古雅包装的京淅坊酒印着淅川特色景观,既是饮品更是文创佳品。卧龙区主打“创意时尚”,展位上月季花造型的艾草精油香皂融合南阳“月季花城”与“艾草之乡”特色,外观精致、香气淡雅;南阳烙画作品栩栩如生,山水花鸟跃然纸上,令人称奇。

西峡县展位前人头攒动,市级非遗“西峡虎头布艺”传承人陈洪丽正手持代表作《憨虎虎》讲解:这件布艺作品,以粗布缝制,内填棉花与天然艾草,凑近便有淡淡艾香。“我们用传统‘隐针法’,将针脚藏在布料缝隙里,作品更显精致。”陈洪丽指着虎头细节介绍,“虎眉仿伏牛山层叠山势,虎口波浪纹灵感来自老鹳河流水,舌头是猕猴桃形状,耳朵是香菇造型,都是西峡特色。最特别的是铜铃大眼,绣着微缩伏牛山和老鹳河,寓意‘目藏山河’,藏着对家乡的爱。”

安徽商人周玉敏听得入神,当即决定购买。他高兴地说:“这‘憨虎虎’好看又有意义,还能闻艾香,给双胞胎孙子各买一个,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陈洪丽告诉记者:“我们组建了工坊,带动村里留守妇女参与制作,既能传承手艺,又能增加农民收入,一举两得。”

不远处的新野县展位前同样热闹,市级非遗传承人黄天国围着围裙,在案板前娴熟地制作新甸锅盔。揉面、擀面、撒芝麻、贴锅,面团在他手中渐成圆形,放入特制烤炉后,金黄酥脆的锅盔很快出炉。工作人员将锅盔切块分给游客品尝,外皮酥脆、内里松软,麦香浓郁。“太好吃了!”“再来一块!”称赞声中,展位前排起长队,不少游客一次买好几块,还询问能否真空包装方便携带。此外,新野臊子、张飞板面等特色食品也备受青睐,展位上的产品很快卖出大半。

玉雕文化节开幕首日,文旅文创成果展暨宣传推广活动让游客大饱眼福的同时,也让更多人感受到南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创融合的活力。手持石猴摆件和艾草香皂的襄阳游客王女士笑着说:“本来是来看玉雕,没想到见识到这么多地方特色好物,南阳文化底蕴真深厚,这趟来得太值了!”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