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晚报

古朴与时尚在这里狂圈粉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W4版:如花似玉?完美南阳 第二十届玉雕文化节       上一篇    下一篇

匠人专注创作,群众围观赏艺 本报记者 周梦 摄

9月28日,南阳第二十届玉雕文化节开幕,作为文化节的重要配套活动,镇平县石佛寺镇中心广场的文创市集同步开启。 下午3时许,广场内人头攒动,展位上玉雕饰品、非遗手作、创意潮玩等各类产品琳琅满目,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与市民穿梭其间,询价、选购、交流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派热闹景象。 在市集北侧的一个展位前,55岁的画师贾海照正忙着为客商介绍展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丝毫未影响他的热情。从事玉雕设计15年的他,此次带来了精心创作的工笔白描人物像和“梅兰竹菊”四君子玉雕饰品。老子、孔子、释迦牟尼3幅人物像线条细腻流畅,人物神态栩栩如生;平安无事牌、平安扣、水滴吊坠则温润通透,“梅兰竹菊”图案层次分明,尽显中式美学韵味。“这些玉雕饰品都是我以传统工笔技法为基础设计制作的,既守住了传统工艺的‘根’,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就是想让更多人喜欢上传统玉雕。”贾海照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枚水滴吊坠递给记者,吊坠上的纹路清晰可见,手感细腻光滑。 不一会儿,贾海照的展位前就被客商围得水泄不通。不少人手里捧着心仪的饰品,凑近灯光仔细端详,还不时向贾海照询问玉石材质、雕刻工艺等细节。来自湖北的张先生一次性选购了3枚平安无事牌。他笑着对记者说:“镇平这文创市集太对我胃口了!这里的产品不仅有满满的文化内涵,品质更是没话说,我打算带回去送给客户,让他们也感受感受镇平玉雕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市集南侧,33岁张萌的展位则充满了“科技感”,3D打印玩具造型可爱,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张萌此次带来的多是自己的原创作品,其中,今年6月完成建模打印的咖啡厅、面包房、温馨家庭小场景系列作品最为抢眼。这些微型场景细节丰富,咖啡厅里的桌椅、面包房里的烤箱、家庭场景中的沙发摆件精致小巧,仿佛缩小版的真实世界。“我一直喜欢3D打印创作,这次玉雕文化节给了我展示作品的平台,没想到能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张萌说,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选购,还有客商向她咨询批量定制事宜,这让她对未来的创作与创业之路充满信心。 作为镇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镇平玉雕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蕊的展位成为市集的“人气打卡点”。她带来的大漆产品青玉胎手镯、磁胎茶碗、木胎发簪等,凭借独特的工艺与质感,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这些大漆产品表面漆膜温润如玉,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王蕊介绍,这些产品采用传统大漆工艺制作,不仅耐腐蚀耐高温,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漆膜开色后颜色会越发亮丽厚重,兼具实用性与收藏价值。 “这个发簪和我最近追的剧中皇后娘娘戴的一模一样,真是太好了!”一位青年女子拿起一支木胎发簪,兴奋地戴在头上拍照。她告诉记者,自己是传统文化爱好者,喜欢传统首饰,这次在市集上看到王蕊精心制作的大漆发簪,立刻就被其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美感所吸引。现场,不少女性消费者在精心地挑选着心仪的大漆饰品,有的试戴手镯,有的把玩茶碗,展位前始终保持着较高的人气。王蕊表示,希望通过文创市集这个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大漆工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为镇平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市集里,还有不少匠人正专注地为客户雕刻作品,刻刀在玉石上游走,一幅幅精美的图案渐渐成形。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来自八方的宾客在这里放慢脚步,一边欣赏着各式各样的工艺作品,一边感受着玉雕文化的深厚底蕴,亲身体验着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碰撞融合的奇妙。据市集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文创市集不仅为南阳第二十届玉雕文化节增添了别样光彩,让文化节更有“烟火气”与“创意感”,也成了展示镇平文化特色、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为镇平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搭建了桥梁。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