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晚报

翰墨存韵 启源南阳历史遗迹

日期:09-17
字号:
版面:第W8版:南阳人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小寨门绘图 奎章阁绘图

古城南都,矗立于南阳盆地,南有汉水泽润,北有伏牛庇佑,秦已设郡,又称“宛城”。文明上下七千年,沃野纵横数百里。在这个独特“金盆”里,物华天宝,既丽且康;在漫长岁月中,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给后人留下丰厚的精神财富及无数历史遗迹。

放眼古宛大地,几千年的文明史、建城史,在朝代更迭、星月斗转的历史进程中,有大量的古代建筑群、构筑物散落四方、深埋地中。大到城池寨廓、文化遗址、庙堂楼宇、府宅房舍、市井街巷,小到亭台廊阁、桥汀石栏、井塘门牌、农具牛车,都在这历史长河中流逝消减,直至看不到它们的形态和物质,只留下传说中的一尘残迹。

在现代化的城市进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科技智能、高大超前,却忽略了历史遗迹的存在与传承。在中国新时代发展道路上,我们弘扬的文化自信与复兴、传承与坚守是最好的发展,也是当代人的社会责任。

历史遗迹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存完整的建筑实物,另一类是已经损毁消逝或部分残存的构件实物。已消逝损毁的遗迹,我们通过南阳史志、城志、档案资料的记载,以及知情人的讲述,来确定这些遗迹的准确点位及方位,并勾画其大致外观轮廓。确定方案后,再用手绘、电脑制图等手法,把每处遗迹的体量、结构外观造型等信息表现出来,画出完整的效果图及结构节点图。

目前南阳境内各类历史遗迹星罗棋布、数量众多,如大寨门、小寨门、水门、闸门、望乡台、校场点将台、杨家大院、黄家大院、王府山、凤雏台、接官亭、钓鱼台、玄妙观、三皇庙、甘露庵、兴明台、左营房、奎章阁……屈指一数几十处,件件有故事,每一砖每一瓦都让人敬畏激动。沉下心去绘制这些遗迹时,深感任重道远,瞻望时又感幸福与欣慰。

大寨门 南阳古城南大门

大寨门,位于南阳老城的最南端、南寨墙的西段(今滨河大道中段),是南阳梅花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南阳知府傅寿彤为防备太平军和捻军,在南阳城四座城门外修筑了四座独立的寨堡(其构造如城墙外的瓮城)并连通四寨堡的城墙,形成四凸伸展的梅花城。

寨墙总高近3丈(约9米),整体结构采用“外熟内生”筑造法,即外层用砖石砌筑,稍带斜度,内为夯土分层筑起。墙顶外沿设城墙垛,有投射孔。墙顶是硬铺道路,便于士兵和战马通行,并与四周寨墙连通。

大寨门的门洞拱券一丈七(约5米),面墙向前延伸2米,寨门洞进深约2丈(约6米),寨墙厚度一丈五(约4.5米)。战事突发时,寨墙上面通行马车,可运输作战物资。寨门为三寸厚的实木攒榫双扇门,后有小碗口粗的横栏门闩,通道为石条铺面。寨门上方镶嵌着一条五尺长石匾,刻写着“淯流锦带”四个大字。

大寨门前面的淯阳渡口是古代南下荆襄的官方码头,也是水陆货物集散交易地。

1939年,为避开日寇轰城,又便于百姓疏散,在扒城毁寨时,大多寨门与寨墙被毁。

小寨门

南阳老城区的小寨门,位于南寨墙中段,今解放路的尽头,临白河。

小寨门为青砖砌筑,寨门墙总高近2丈(约6米),门墙面阔1丈5(约4.5米),门洞高9尺(约2.8米),洞宽近5尺(约1.7米)。门洞上镶嵌石匾,刻写着“咸庆安澜”,寓示当时社会太平、百姓幸福。

小寨门作为白河航运的主要码头之一,当时承担水路南下物资的装卸和转运。历来南船北马以南阳为界点,往北运输靠马匹,往南转运靠水路。

小寨门的另一功能是南阳城内居民的生活取水处。那时的白河水清澈透底,无污染,顺小寨门台阶而下,临近水面。

琉璃桥前奎章阁

南阳古城寨东南隅,是内城河入白河渡口,河口修了一座琉璃桥,桥头建了一座外寨门,门上修了一座奎章阁。

奎章阁又名“魁星阁”“琉璃阁”,是供奉文曲星之处。“奎”通“魁”,寓意非凡,是主宰文运文章之神。奎章阁承载着人们对文运昌盛、人才辈出的祈愿,也是南阳文人学子祈求功名的场所。

奎章阁的历史曲折跌宕,从史料上可推测始建于明初,准确时间难以考证。明代崇祯三年,南阳知府王之栋重修奎章阁,到清代时,由于战乱天灾毁坏,奎章阁被多次修缮。咸丰四年,知府顾嘉蘅重修南阳城,同治二年,知府傅寿彤修筑寨垣,奎章阁成为梅花寨墙最北寨门。因位于内城河、温凉河与白河的交汇处,加之南阳明清时期战略地位重要、商业繁荣,奎章阁作为梅花寨南寨墙的主寨门之一,既是城市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宛襄古道的交通枢纽。

奎章阁坐南向北,城门主体为青砖砌筑,面阔墙7.6米,进深8.2米,通高6.2米。城门为三层拱券,门两侧有条石立护。外侧门额石刻“文明四海”,北侧门额为“光照宛南”,大门两侧有副对联“开楚风继汉韵帝乡育四圣千载文脉传天下;据伏牛控荆襄山川贯八方万年甘露润京华”。阁楼整体为实木结构,是四坡层面、八五柱、曲挑檐的单层木阁。1939年,日军轰炸南阳,奎章阁只是檐拱受小创伤,整体得以保存。1964年,因多年失修、满目疮痍,奎章阁被拆掉,直至2018年4月,市城管局给予复建,才重现昔日风采。③9

带锦流氵育

大寨门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