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南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给出了一份让人骄傲的成绩单:全校34名毕业生,全部叩开了高等院校的大门,其中5名学生圆梦天津理工大学、4名学生走进北京联合大学、5名学生考入西安美术学院……一张张跨越山海的录取通知书,见证着孩子们的荣耀和努力,也见证着王姝园老师的辛苦培育。
拿到通知书后,大家不约而同聚拢在王姝园身边,用欢快的手语诉说内心的激动和喜悦。那一刻,一次又一次加班备考的疲惫、一站又一站奔波带考的艰辛,都化成她骄傲的泪水。这份骄傲的背后,饱含她对家人深深的愧疚。
因为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再加上学生特殊,加班就成了常态,很多次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两个孩子早已熟睡。俩孩子一个3岁,一个5岁,王姝园因为忙于工作,错过了很多陪伴他们的时光。偶尔回家早一次,孩子们就激动地蹦着喊:“妈妈,妈妈回来了!”紧紧抱着王姝园的腿,久久不肯松开。那一刻,为人母的愧疚和为人师的责任在心里纠缠、翻腾……但每当走进教室,迎上学生们对未来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他们用手语不断地比划着“我想考大学”,王姝园心里更明白——无声孩子的梦想更需要呵护。
俏俏是一名插班生,总是戴着一顶浅色帽子。王姝园隐约觉得这个女孩有点儿说不清的特别。直到有一天,俏俏妈妈眼含泪水吐露实情:俏俏已经熬过了6次化疗……可这个女孩,抱着“我要考大学”的信念,永远是画室里坐得最久、画得最认真的那一个。有一次,俏俏用手语告诉王姝园:化疗的时候,像有无数只蚂蚁在啃咬全身,疼得连哭都没有力气。王姝园紧紧地抱着她,用手语一遍一遍讲张海迪的故事,讲海伦·凯勒的人生,告诉她“生命有无限可能,咱不放弃”。努力就有收获,高考结束,郑州师范学院、绥化学院和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同时要录取俏俏。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师生俩相拥而泣。
王姝园告诉记者,这34名聋哑生用自己的努力证明,生命的意义在于从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缺而放弃;梦想的光芒,总能穿透寂静的屏障,照亮前行的路。而教师的价值,就是成就每一个孩子。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