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晚报

坚守特教初心 托起折翼天使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W6版:南阳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记者 张进朝 特约通讯员 王丙双

都说老师是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特教学校的花朵们或许不够完美,但每一朵也都在努力绽放着。从2010年至今,投身特殊教育已经十五个年头的杜曦老师,对特教工作有着自己极深的感触。特殊教育,不仅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更是教育方式的特别。普通教育常怀着“望子成龙”的期许,而特殊教育倾注的是“望子成人”的深情。

孩子们从6岁入学,会与老师相伴9年,从发音说话到生活自理,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爱心、细心与耐心。

杜老师长期任教于听力障碍班级,仍清晰记得第一批听力障碍儿童入校时的模样:有的说话含糊、咿咿呀呀,有的撒泼大哭,有的眼神抗拒躲躲闪闪,身后是痛苦又充满期望的家长。“那一刻虽有辛酸与无措,但责任提醒我,必须倾尽所学为他们照亮前路。”

课堂上,杜老师手语与口语并用,双管齐下。教拼音时,播放发音器官工作原理的视频,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声带、鼻腔的震动,以此来了解发音的原理;教字词时,杜老师会尽可能多地准备实物,将抽象的文字与对应的物品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讲解课文时,精心创设情境,设计表演环节,让同学们在趣味活动中收获知识。常常,一个词语、一个句子,需要反复教上几十遍。

在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时,从最基础的“a”开始,一个音要练千百遍,孩子一周甚至一个月可能都只会发这个“a”。尽管进展缓慢,老师们仍要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与记录,精确到每一秒:呼吸训练时,小君今天呼气时长比上周多坚持了三秒;润博一口气吹蜡烛的数量比昨天增加了两支……康复训练就是在这样三秒、两支的斤斤计较和一周、一个月的“a、a、a”中持续进行的。

学习过程很枯燥,但是孩子在缓慢进步,在一次次的训练积累中,突然有一天发出一声:“妈妈!”那一刻,便是莫大的鼓舞!

特教老师平凡普通,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却怀揣润物细无声的情怀。若说学生是折翼的天使,特教老师便是他们梦想的翅膀,托举他们飞越高山湖海,共享阳光!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