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晓霞 通讯员 王小玲
眼下,正值黄桃飘香、丰收满枝的季节。近日,走进方城县杨集镇花沟村稼源家庭农场黄桃种植基地,只见山坡上、果园里,金灿灿、沉甸甸的果子压弯了枝条,微风掠过,诱人的桃香扑鼻而来。
摘果、分拣、包装、装车外运……农场负责人刘贺和工人们正不停地奔波在桃园和仓库之间,纷至沓来的订单让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丰收的喜悦跃上眉梢。“我这个农场种植各种林果十几个品种,其中桃有8个品种,从5月份一直采摘到9月底,主要以批发为主,大部分都销售到周边县(市、区)的大型商超了。”刘贺说话间难掩喜悦。
今年50岁的刘贺,2015年返乡创业,创办了方城县稼源家庭农场。通过流转绿化当地的荒山荒坡,种植林果300多亩,其中黄桃种植100多亩。这里的黄桃全程采用生态、无公害种植模式,每年果子成熟时,深受市场青睐。正在装车的老客户梁先生说:“这里的桃子口感非常好,我今年都来拉七八趟了,今天又拉2000多斤。”
荒山绘新图,林果带民富。近年来,该农场林果产业的发展,为周边村民创造了不少务工机会,董凤就是其中一个。“我在这里干了10年,有活都过来干,一天能挣80块钱。离家很近,干一天家里就多一份收入。”
特色林果种植,让昔日的荒山秃岭蜕变成了远近有名的“花果山”,不仅守住了家乡的“绿水青山”,也给当地群众留住了“金山银山”。随着农场的发展,刘贺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带领更多乡亲增收致富。“从2015年发展林果到现在,已经整整10年了。在农场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周边十几个村的50多名村民务工。下一步,还要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林果新品种,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务工增收。”③7
农家书屋
点亮百姓生活
本报讯(通讯员 田原)每周开放不少于5天、每天6小时的服务时长,农闲时村民在这里找到一方静谧天地,读书、查资料、交流心得……处暑过后,农家书屋已成为西峡县寨根乡最热闹的“文化据点”。
在寨根乡,7个村的农家书屋各自绽放光彩,成为村民身边的“知识加油站”。每个书屋藏书均超2000册,涵盖农业技术、文学经典、儿童读物等领域,且定期更新,满足各个群体需求。
常态化读书活动为乡村注入书香活力。全乡7个农家书屋每月都开展读书分享会、知识竞赛、故事演讲等活动,全年累计近90场。暑期里,针对孩子们的需求,各书屋推出心理辅导、防溺水教育、文化学习等特色活动,全乡累计开展近20次。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