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晚报

张骞桥记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W8版:星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王俊义

张骞被我们记住,是凿空西域,是黄沙驼铃,是丝绸之路。 张骞被我们记住,还有一个因素,是开疆拓土的汉武帝赋予他两个字:博望。 汉武帝的博望二字,是对张骞的褒扬。广博瞻望,不但要博学,还要有胆识向远处瞻望。张骞出使西域,不仅是瞻望,还是一生的行走。 于是,汉武帝把张骞封为博望侯。 于是,在全中国就有了三个博望,一是张骞老家陕西城固的博望,二是河南方城的博望,三是安徽马鞍山的博望。 张骞封为博望侯,在方城博望三年。博望人口稠密,张骞封侯,也就是享受博望这块地方的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 于是享用不了的土地红利和人口红利,张骞就在方城修建了一座石桥,曰张骞桥。就像一句当代的语言:改革开放的红利人民共享。 桥多以地方为名,长江的桥名为长江大桥,黄河的桥名为黄河大桥。就是河北一座很老的桥赵州桥,也是因地域而名。 张骞修了一座桥,让一个人名变换为一个桥名。这就是时间的纪念,会把人的名字转换为土地上附属物的名字。 张骞是个人,他知道人是活不过石头的。他修建了一座三孔的石桥,他就把生命注入了石头里。他走了,桥不走,石头不走;他死了,桥不死,石头不死。 张骞不是为了纪念而修建了石头桥,而是为了过河而修建的石头桥。行走的脚步,就纪念了张骞;不死的石头,就纪念了张骞;三个桥孔,就纪念了张骞。 时间和历史都长着三只眼睛,该记住谁,时间知道,历史知道,穿过时间和历史的人知道。张骞桥的三只眼睛,看到了多少人世烟尘,最后都归于尘埃。而张骞桥活着,三只眼睛睁着,就是一个人穿过尘封的岁月相对的永恒吧。 在汉代,谁有张骞走过的路多?在博望,谁比张骞桥还能记住张骞?桥上的石头是没有记忆的,桥头的石兽是没有记忆的。但石头和石兽,如同司马迁的《史记》,在大地上,在河流上,在路上,记住了一个人。 张骞桥走过了2100年的人,而张骞只走过三年;也走过2100年的车马,张骞的车马也只走过三年。唯有白条河下,遇到雨季,流水淙淙的日子,在复制张骞脚步的声音。 有雨,河流是不朽的。有路,桥是不朽的。 青石板铺的路面,车轮碾压之后,印痕如壕沟,如岁月脸上的皱褶,刀刻一样深邃。石头的桥面,时间久了,就是一张罗中立油画《父亲》的脸膛。 阅读一座汉代的老桥,不要老拿沧桑两个字来搪塞。桑树也是可以穿越时间的,海水也是可以穿越时间的,唯有人不能。 方城还有一座张骞祠。不同的是,张骞桥是张骞修建的,张骞祠是走过张骞桥的人修建的。过桥的人给修桥的人修建一座祠堂,修桥的人就有了神的特性,就穿越了时间。 我走过张骞桥:一瞬的人,经过了很久的桥。③5

作家走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