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金玺)8月21日,我市以晴热天气为主,体感较为炎热。明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降雨来袭,缓解暑热。
连日来,天气是如此炎热,明明已过立秋,却还是暑意未消,让人感觉燥热难耐。8月21日8时47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当天下午,市区及所辖乡镇和街道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提醒相关部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据气象部门预计,短期内,受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与弱冷空气交汇影响,最高气温仍旧较高,保持在35℃左右,天气闷热,市民需做好防暑降温措施。但“退烧雨”正在路上,届时将有效缓解暑热。
8月23日,将迎来本轮高温的转折点,受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气流影响,一轮全市性的大范围降水将到来,我市有阵雨、雷阵雨,雨量分布不均。在降雨影响下,高温将逐渐退出我市,届时,最高气温将降至33℃左右,并持续至下周。
伴随着降雨的到来,我们也进入处暑节气。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的本义是“止息”“停留”的意思。“处暑”表示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暑气开始消退。处暑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暑意渐消。
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三暑”与“三伏”均代表高温酷热天气,“三暑”即小暑节气、大暑节气、处暑节气,按顺序分别为初暑、中暑、末暑,“三暑”中间还夹一个“立秋”,立秋之后才是处暑,酷暑时间比较长。“三伏”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到了处暑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
处暑,意即“出暑”,高温将退场。但暑热消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天气并不会马上变凉爽,真正开始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处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
具体预报为:8月22日,全市晴天到多云,西峡、淅川、内乡、南召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偏南风3级左右,最低气温24℃~26℃,最高气温34℃~36℃。8月23日至24日,多云到阴天,有阵雨、雷阵雨。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