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中
贺少敏(左)和老伴
贺少敏作品 全媒体记者 张进朝 文/图
66岁拿起画笔,80岁学习新画法,86岁身体康健,依旧孜孜不倦进行绘画创作……她就是市美协会员、在南阳书画界小有名气的书画家贺少敏。 她的画作中,牡丹、梅花、动物、蔬果细腻雅致、线条感强,富含艺术韵味。从花甲到耄耋,20年来,她用画笔勾勒出别样精彩生活;用亲身经历,为老年朋友走出了一条艺术养生之路。
勤学苦练 日益精进
贺少敏1993年从新野化工公司退休后,和众多老年人一样,过上了居家带孙辈的生活,整日忙忙碌碌,一晃10年就过去了。 孙辈大了,无需照顾了,贺少敏和老伴随闺女来到市区生活,闲暇时间便多了,就萌生了培养新爱好的想法。 2004年9月,在女儿的鼓励下,66岁的贺少敏进入市老干部大学国画班,师从我市著名画家邱德镜。虽然当时她对绘画一无所知,但丝毫挡不住学习的热情。 “国画课每周一次,每次两个小时,我一次都没落下。”贺少敏对邱老师赞许有加,“他讲课特别认真,从最基础的点线勾画及构图开始传授,我受益匪浅。” 在贺少敏家里,阳台就是她的画室,她每天的绘画时间都在两个小时以上。 贺少敏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绘画水平飞速提升,邱德镜曾评价她“画画技术像坐火箭一般”。 2005年,学习国画仅一年的贺少敏便崭露头角,在市老干部大学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六周年活动中,她的作品获得纪念奖。 从2006年开始,贺少敏不断参加各类画展,在评委和观众的点评中,她的画作水平日益精进,奖项也纷至沓来。在“2008夕阳与圣火同辉——全国老年人书画摄影庆奥运”活动中,她的作品获得一等奖;在200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书画展”活动中获优秀奖;在2013年“全国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大型主题活动——全国书画名人名家作品大展”中获铜奖…… 贺少敏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青睐,很多人慕名到家求画作,她总是毫不吝啬。春节义卖活动中,也总有她的作品,义卖所得款项都捐给了生活困难家庭。不断挑战 广泛涉猎
“学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这是大家对贺少敏的一致评价。 “我画画也分了几个阶段。最早是跟着邱老师学习国画创作,主要是画牡丹,后来侧重梅花的创作,高峰时期一天就画两三幅作品。”贺少敏告诉记者,“我喜欢买书自学,看大家的作品,不是临摹,而是深入进去,学习他们的构图,学习他们的画画技巧及着色。” “每幅画都是有灵性的,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吸引大家的地方,翻看别人的画作就是要找到它们的优点和长处。能获得这些奖项,其实无它,勤练习、肯钻研,努力而已。” 在女儿的帮助下,贺少敏还一气呵成,画了《二十四节气百花图》,每个节气一张时令花图。 “从2019年开始,我每周画一幅画,画作方向也从梅花转向了动物画,对着书本画,对着手机画。”贺少敏说。 在贺少敏的画台前,就挂着三幅雄鸡图,一只只雄鸡神采飞扬,活灵活现。 如今的贺少敏,是市美协会员、南阳女子书画院会员、南阳铁路书画院成员,她的代表作品都收录在《贺少敏花鸟鱼选集》。琴瑟和鸣 相濡以沫
贺少敏取得这些成绩,当然离不开老伴范春晖的支持和帮助。 在贺少敏家客厅正中位置,挂着一幅《松鹤延年图》,画作一侧书写“生逢盛世福如东海,乐享高龄寿比南山”对联。《松鹤延年图》是贺少敏专门为范春晖90大寿而作,对联则是范春晖依据画作而写。贺少敏的《二十四节气百花图》和《贺少敏花鸟鱼选集》,范春晖都为其作诗写序。 琴瑟和鸣,相濡以沫,这就是两位老人关系的最真实写照。在贺少敏的人生路上,一直都有范春晖的支持和陪伴。 范春晖也退休于新野化工公司,也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今年92岁的他,退休后喜欢旅游,不是去饱览名山大川,而是去品读人文古迹和老街老巷,每去一地都要写一篇感言或随笔,记下美好瞬间。女儿将他的作品整理印刷成《退休生活札记》一书,珍藏了老先生从1994年至2022年间生活的点点滴滴。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贺少敏和范春晖两位老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退休只是新生活的开始,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活到老学到老,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