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万里 通讯员 朱瑞琳)仲夏时节,社旗县桥头镇王蛮村的玉米地上空,多架植保无人机在低空穿梭,银翼嗡鸣,喷洒着细密的药雾。
种植户宋海瑞站在地头,神情轻松。“控旺就掐这几天黄金期。”他指着无人机说,“往年这个时候,扛着药桶钻玉米地,又闷又累,现在省心又高效。”
这份信心来源于“科技帮手”的精准高效助力。在地头另一端,飞控手徐路正全神贯注地操控屏幕,指尖轻点,无人机便沿着预设航线稳健飞行。“我们依托高精度定位系统,实现精准喷洒。”徐路介绍道,他们根据县农技人员的建议,严格设定飞行高度、速度和喷药参数,确保每一株玉米都能“喝”到恰到好处的控旺剂。
药喷得匀不匀,时机对不对?农技专家吴亭手握“科技处方”,弯腰钻进玉米丛中仔细查验。“控旺的最佳窗口期就是玉米6到8片叶时,绝对不能晚于10片。”他指着一株健壮的苗株向围拢的农户强调,“时机就是产量,必须卡准农时,还要避开中午高温,最好选在上午10点前或者下午4点后。”同时,他进一步阐释了“一喷多效”的科学复配策略,一次飞行作业,实现多重防护、综合增效。
社旗县今年夏播玉米面积达80万亩,眼下都到了控旺期。县农技服务队跑得更勤了,多支小分队顶着烈日,活跃在各乡镇田间,指导农户紧抓玉米拔节黄金期,深度应用植保无人机等科技利器,高效落实科学的控旺管理方案,清晰勾勒出社旗县依靠科技赋能、践行“藏粮于技”战略,稳稳端牢“中国饭碗”的丰收图景。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