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晚报

打造全市基础教育新高地

日期:02-19
字号:
版面:第W7版:南阳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记者 张进朝

2月17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教育中心召开了2025年全区教育工作会。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这一年,示范区教育中心将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打造全市基础教育新高地、建设教育强区为目标,以强化队伍作风能力建设为抓手,建队伍、提质量、促改革、保安全,实施“七大工程”,奋力谱写示范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党建提质 讲好示范区教育故事

以党史学习教育项目化为抓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增强党组织引领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同时,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健全完善民办学校党组织各项管理制度。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运用政府网站、各类融媒体平台、地方主流报纸媒体等,持续讲好示范区教育故事。

强师筑基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培养本土学科专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以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为引领,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国培”“省培”等平台,不断壮大教师专家团队。建立“新任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名教师”培养体系,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同时还要强化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实施全区中小学校长队伍年轻化配备“三年行动”专项计划(2025-2027),深化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充分调动校长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队伍活力。

管理优化

推进内涵式发展

推进精细化管理,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继续开展校园管理、教学管理“大观摩、大交流、大提升”活动,每学年对中小学校进行一次过程性督导评价,促进学校特色化办学和管理水平提升,逐步实现“一校一景,一校一特色”。

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巩固拓展“双减”工作成效,全力打造龙头学校。集全区之力,利用三年左右时间,把21全高中、23中、21全初中、姜营小学、32小学、39小学、菱角池小学等7所学校打造成教学质量高、带动效应显著、区域影响力强的优质品牌学校。

课堂提效

推动教学水平提高

强化质量目标管理,推进“生本”课堂改革,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激励机制。

抓实中高招备考,全力做好培优保优工作。建立奖惩机制,夯实优质生源基础,努力实现2025年中高招质量目标:高中“26915”目标(一本260人,二本900人,均比2024年增长15%);初中“60188”目标(一中上线60人,五中上线180人,一批次上线800人)。

优校孵化

推动集团化办学发展

积极探索和市直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集团化办学新路径。以办好百姓家门口每一所学校为主攻方向,以多校协同、区域组团、同学段联盟、跨学段联合、委托管理、多法人组合、单法人多校区、九年一贯制等多种集团化办学模式为基本路径,促进义务教育集群发展,推动薄弱学校向优质特色学校转型,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

通过集团化办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师资交流、文化共建。优质学校将自身的品牌、管理、师资、课程等优势资源输出到薄弱学校,帮助薄弱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构建区域教研联动体系。集团内学校之间开展联合教研、教师培训、学生活动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

硬件升级

促进教育提质扩容

加大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认真研究资金投放政策,确保谋划的2025年12个项目(总投资额9.03亿元)成功争取,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根基。

继续做好完全学校建设项目遗留工程建设,推进中小学校“两集中”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市21中老校区,对现有校舍、场地进行改造提升,完善功能,建成示范区中小学学生实践基地。

实施“1512”工程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常态化开展体育活动,严格落实省教育厅相关要求,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每天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时间,提升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优良率,降低学生近视率、肥胖率;落实课间15分钟要求,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开展体育活动。

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高质量实施每天两个大课间、每个大课间30分钟,积极开展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增加新兴项目,满足中小学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需求。同时,高频开展学生体育竞技活动,界别化常态举办示范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深入开展校园足球、篮球联赛等活动。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