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向“新”而行
日期:02-10
版面:
第W2版: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 2025南阳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段平
产业结构之“优”,新兴动能之“劲”,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势赋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更高质效抓研发、催转化,持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如何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参加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畅抒己见,建言献策。
激活科技创新动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我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年”活动,持续优化创新生态,聚力强科研蓄动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抓平台能级提升’,这是为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夯实垒台。”市人大代表耿兴说,基础研究加强了,才能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高层次平台载体是创新体系中的“塔尖重器”,应全面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加速引育建强平台载体,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一企一策打造研发型企业矩阵,对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我们将以省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锚定数字化、无人化、柔性化、智能化装备为目标,围绕打造制造业创新发展新高地,以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加速构建现代化企业治理体系。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