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晚报

编织中国结 走上致富路

日期:01-22
字号:
版面:第W3版:新春走基层       上一篇    下一篇

工人们忙着赶制订单 本报记者 张兰 摄

小小红绳,编织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春节渐近,邓州市陶营镇王良村迎来了最为繁忙与热闹的日子——往来的物流车辆不停,满载红红火火的中国结从这里拉往全国各地。

1月21日,走进陶营镇焕姿工艺公司生产厂房,一根根红绳堆积成小山,工人们手指在红绳间灵活穿梭,从传统的福字结、双鱼结到创新的生肖结、莲花结,每一个结扣都打得美观结实。

“木板画中国结是今年的爆款产品,寓意平安顺遂的‘祥云结’和象征福气连连的‘万字结’也特别受欢迎。”葛吉昌带着记者在工厂里巡视,介绍起这些寓意美好的产品如数家珍。他说,今年生产了80万个中国结,占国内市场的10%。

“前几年公司刚创办时,厂房三间、工人六七名,产品档次低、销售也没保障。2021年以来,镇小微企业发展专班到厂里,积极帮助我到外地企业学习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利用村里闲置的宅基地新建1200平方米的厂房,工人也有126人,同时建立了义乌直销门店和电商销售渠道,企业产品供不应求。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争取把这个特色手工艺产品畅销到全国。”

葛吉昌是村里的脱贫户,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他使用金融扶贫户贷户用资金创办了焕姿工艺公司,6年时间把小作坊做成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的大公司。致富不忘家乡人,企业为周边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通过“小小红绳”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这个厂创办以来,我一直都在这儿干活。每个月收入3000元左右,不仅能就近上班挣钱,还能照顾小孩。”王良村村民安微娜说。

“今年,我们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设置了一个门市,我们还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争取把邓州特色手工艺畅销全国,把邓州中国结的品牌叫得更响。”葛吉昌谈到他的新年愿景如是说。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