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晚报

播撒中医药文化种子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W4版:南阳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制作中药香囊(资料图片)

在八百里伏牛山下,医圣张仲景故里南阳,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如今,在南阳市的教育领域,一所小学正以独特的方式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文化——南阳市九小教育集团汉冶路校区(原南阳市第二十七小学校)开辟中药种植园,引领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医药魅力。为此,笔者近日专访了该校校长李松朝。

辟“百草园”,启育人新篇 2022年8月,李松朝来到南阳市第二十七小学校任职。学校坐落于温凉河畔,毗邻汉冶铁遗址,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受李白诗句中描绘的火热冶炼场景启发,李松朝将劳动育人确立为办学核心目标。 这一想法得到了宛城区汉冶街道办事处及净土庵社区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他们无偿提供了位于闹市区已征用的五亩三分地。李松朝带领师生拓荒辟壤,建起“童耕园”。考虑到南阳地处中原腹地,中草药资源丰富,且作为医圣故里,中医药文化挖掘潜力巨大,于是从“童耕园”中划分出一部分,命名为“百草园”,用于种植中草药。

多元实践,促学生成长

“百草园”被划分给高年级的四个班作为实验田。劳动教师借助中医药读本,在课堂上详细讲解中医药知识,包括中药的形态、药性、种植及管理方法等。 在实践环节,校领导、劳动教师带领班级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在实验田里开展翻地、打畦、种植、浇水、除草、采摘、挖根等活动;在手工坊里,进行中药炮制、晾晒、泡茶、煎药等实践。每周每班安排一节劳动课和一节实践课,力争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

传承瑰宝,收获满满 李松朝介绍,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新时代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们在种植、管理、收获中药的过程中,了解到中药的种类、功效、用法,以及其在保健和治疗方面的作用,极大地丰富了知识面,拓展了视野。 同时,学生们通过接触中医药,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了对中医传统的尊重和认同,提升了自我保健能力,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持续深耕,展望未来

谈及种植园的未来运营,李松朝表示,学校将在现有“八大宛药”种植的基础上,引进更多适合本地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引导学生通过种植、观察、记录中药材生长过程,学习科学种植方法,掌握观察、实验、比较等研究手段,并尝试撰写中药小论文和种植实践报告。 下一步,学校将全力申请中医药特色校。组织教师深入钻研中医药读本,提升教学水平;开设中药社团,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种植种类,让更多学生了解中药,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采访最后,笔者衷心祝愿该校的种植园越办越好,也期待有更多学校借鉴这一模式,让中药种植园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中医药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③5

(田华冉 李璐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