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晚报

冬“练”三九要科学 防范健身变“伤身”

日期:01-13
字号:
版面:第W7版:健康南阳       上一篇    下一篇

三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随着全民健身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数九寒天里,仍有许多人运动热情不减,坚持在公园、运动场、健身房挥洒汗水。冬季天气寒冷,错误的锻炼方式潜藏着健康危机。医学专家提示,冬季健身更要注重准备工作和结束后的放松活动,运动过程中也需注意适度和保暖,否则健身可能变“伤身”。

选对项目,做足准备。“冬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节,但应尽量选择低强度运动、有氧运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治医师刘阳介绍,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里,快走、慢跑、骑行等户外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雪上运动以及力量训练、游泳、瑜伽等室内项目,也适合在冬季开展。

无论跑步还是“举铁”,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姜宇说,冬季气温低,人体肌肉和关节容易僵硬,健身前应热身10至15分钟,以提高体温、增强血液循环,减少受伤风险。

“有心脑血管病史人群应咨询医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运动。”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邹彤说,冬季户外运动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面临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心脏负担加重等风险,从而增加心源性疾病、脑卒中等的突发几率,因此应避免高强度运动或力量训练,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

锻炼有度,科学急救。“冬季锻炼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刘阳说,运动时间一次最好控制在40分钟至1小时内;运动的间隙应注意休息,防止身体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运动损伤。

专家还提示,户外运动时应注意呼吸的节奏和深度,避免用嘴呼吸,以防大量冷空气直接进入肺部;运动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

运动中突发疾病或受伤怎么办?邹彤说,一旦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寻求帮助;如出现呼吸困难,应保持半卧位或坐位,使呼吸道通畅,旁人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适当恢复,注意保暖。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全民健身指南》指出,一次完整体育健身活动内容应包括准备活动、基本活动和放松活动三部分。

“结束锻炼后,做一些放松活动有助于消除疲劳、减轻不适。”刘阳说,高强度运动结束后不要急于坐下休息,应通过慢跑或行走让呼吸和心率逐步恢复正常,恢复时间一般不少于5分钟,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冬季运动结束后如果不注意保暖,关节也很容易出问题。”姜宇说,体温快速下降以及寒冷的刺激,会导致关节周围的血管收缩,引起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关节周围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减少,使关节更易受损和疼痛。

专家还提醒,运动后要及时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帮助肌肉恢复和重建;还要确保充足的休息和高质量的睡眠,以促进身体恢复和减少受伤风险。③6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