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晚报

被时代铭记的人

日期:01-03
字号:
版面:第W8版:星光       上一篇    下一篇

廖华歌

年轻时尚未追过星,到了这个年龄,反倒成了十足的“莎粉”,对“国乒一姐”孙颖莎,我简直崇爱痴迷得无以言表。 二十四岁的孙颖莎,身高一米六二,一张圆圆的娃娃脸,显得非常慧美可爱。然而,更让我钦敬的是她内在的格局和气韵,她那非同寻常的生命特质! 在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我国女乒00后顶级运动员孙颖莎,一人身兼三项,是唯一一位从开始打到最后的球员,真的是太不容易了,这是一个专业运动员身体状态的上限,但却不是她责任的上限……她荣获混双、女团冠军和女单亚军,更是唯一一位亮相巴黎奥运会闭幕式,代表亚洲运动员与其他洲代表一同吹灭圣火的女性。而紧随其后的WTT中国澳门冠军赛、WTT中国大满贯赛,她更是不负众望,分别夺得女单冠军,为中国队赢得荣誉。接下来在哈萨克斯坦举办的亚锦赛,如果不是因为受伤,身体不允许,她还会连轴转打完所有被安排的比赛。她说,累到胳膊抬不起来的时候,看到跳跃的小白球,还是会忍不住地挥拍。挥拍是她的惯性,热爱是她的动力,这世界级的劳动模范,我们该怎样去理解她呢? 我不大关注体育节目,对乒乓球的打法和规则知之甚少,严格说还处在懵懂状态。在我那偏远闭塞大山深处的家乡,那时学校是没有什么球类可打的,从小学到中学,所有的体育课都只有一个项目,就是在操场边挖一长方形的土坑,坑上面垫些细沙用来“跳远”。彼时,老师手提一只座钟,以在规定时间内的跑速及跳出的远近来计分数。每次体育课,我和同学们总是被沙子灌得满头满脸,眼里进沙,嘴里不停地吐沙,那样子非常滑稽可笑。及至到山外上学和工作后,我虽然见不少人打乒乓球,但因自己压根不懂,又颇为虚荣,不好意思问更不学打,也就没有了观看的兴趣。 直到一日深夜恶刷手机的我,偶然看到著名作家梁晓声称赞孙颖莎的视频,骤然,我被深深震撼了!梁老师说,他跟孙颖莎在一起照过相,开过会,他很关注她,也会学她,这个女孩子很了不起,在打任何一场球赛时,有时候可能是落后几分,5分、6分,还能扳回来,还能到最后的时候反败为胜,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定力!他说,我们写作的时候,写了一些理想化的青年,首先这些青年是存在的,第二我们在这样写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自我教化,不是教育别人,我写她,我心里心悦诚服,因为我喜欢他们,尊重他们,而且愿意向他们学习。他说,孙颖莎是靠自己,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她一步一步披荆斩棘走向了世界之巅,数次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背负使命,敢于担当,捍卫了国球荣耀和祖国荣誉…… 梁老师是我非常敬佩的作家,不独他折桂茅奖的长篇小说《人世间》,他的其他作品我也非常喜欢。他对孙颖莎如此盛赞令我惊异欣喜,亦极大地激起了我对孙颖莎的关注和钦慕,自然就对乒乓球情有所钟。 这一关注不得了,我竟心驰神往迷上了莎莎,尽管我与她远隔千里,她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我这个陌生人对她的一腔痴迷和至爱,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通过电视、报纸、视频等,我能了解到她的体能训练、输赢征战、演讲、访谈及日常生活的点滴,这些都无不牵动着我的心,我为她喜乐、担忧、期待、欢呼、祝福、开心,甚至被各种情绪操控折磨得敏感多虑,夜不能寐。 孙颖莎的乒乓球生涯从五岁、四块钱的球拍开始,那时由于她放学早,父母上班不能按时去接,也为了让她锻炼身体,便将她送到一家小学球馆,开始练习乒乓球;九岁时她就在全国少儿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女单两项冠军;十岁进入河北省队;十五岁夺得全国少年锦标赛冠军并进入国家队,自此开启了她小魔王的征程;十七岁日本公开赛她横空出世,从无世界排名积分空降到世界前十;之后她更是几乎包揽了重要赛事的冠军……今天她已成为国际乒联积分首次突破一万分大关、世界排名第一无人能比的顶流乒乓球运动员!《人民日报》以“孙颖莎,世界首位”为题特发文表扬,称赞她为团队而战的决心,无私的付出与牺牲,面对挑战的勇气,超越胜负展现人性光辉的体育精神;国际奥组委称她是“具有强大统治力的运动员”;国乒主席刘国梁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我觉得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孙颖莎……她靠自己的实力,在场上的表现征服了世界乒坛,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孙颖莎这个孩子的内心非常干净,她的这个性格和打球是一样的,不纠结,很干净,所以我认为孙颖莎是新时代的一个偶像一个榜样,我觉得她不仅仅是乒乓球的,她应该也是属于中国体育界的。如果将这其中的经历浓缩成关键词的话,它们应该是热爱、信念、责任、坚持、使命、荣光,也即她从单纯地对乒乓球的热爱,到树立起了为国争光的信念! 孙颖莎更有一项殊荣,她是国乒女乒历史上第六位金满贯得主。所谓的金满贯,是指国际乒联世界锦标赛中,荣获女单、女双、混双和团体四项冠军,莎莎是世界现役女乒队员中唯一的金满贯,也是00后唯一的金满贯。 这些成绩和荣誉的获得,是她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是她一拍一拍打出来的,每一块奖牌背后,都凝结着汗水与泪水,承载着梦想与希望。孙颖莎总是全力以赴对待每一场比赛,她的积分构成就是一部活脱脱的奋斗史。毫无疑问,莎莎具有非凡的天赋,但她自我加压刻苦训练的精神更让我们对之赞佩有加,每天她都要比别人早起、晚走半小时练球,她那明显的高低肩和满手的老茧,那非同寻常的艰辛和不易,让我们满怀敬爱和心疼……超常的打拼和苦累,磨砺了她的意志,使她不但技术过硬,心理素质也特别好,她有一颗难能可贵的“大心脏”,当面对逆境时,总能保持冷静和坚韧,异常沉着镇定,用她不断提升的技战术逐步缩小劣势,关键时刻发挥出强大的防守和进攻能力,在大比分落后的不利情形下,实现逆转翻盘!邓亚萍从专业角度评价她赢在必胜的信心,无论是在技战术层面还是心理层面,都发挥得十分出色,她超强的实力和及时的应变能力令人瞩目,女孩子打出了男孩子的技术风格。正是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使莎莎得以不断超越自我。易中天大赞孙颖莎:这人真好,好到我觉得忽然对今生有了希望和寄托…… 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尽管学识不同、阅历不同、见解不同、阶层不同,但如此多的不同之人,却都很喜欢孙颖莎且以她为榜样和典范……大家喜欢的是莎莎这个人,不是她获得了多少金牌,喜欢她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喜欢她那刻在骨子里的气质和风度。不仅因为她用最萌的表情打最凶的球,还因为她那被称为“莎局”的格局和境界,作为国乒的年轻队员,她落落大方,镇定自若,言谈举止非常得体,颇有文化底蕴与涵养。每次接受采访,谦逊低调的莎莎总是诚挚赞扬对手,即使赢球也不忘从自身找不足,输球就更是如此,她绝不指责和怪怨队友,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襟怀和气量,她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她的心志、修为和高度,怎不令人肃然起敬?因为孙颖莎,才有更多的人喜欢乒乓球这个运动项目,有更多的人关注乒乓球运动员,她不仅将乒乓球运动带向了新的高潮,更是把竞技体育推向了另一个层面和境界。 孙颖莎说,胸前的国旗,永远大于背后的名字。她在演讲时引用尼采的话:但凡杀不死我们的,终将使我们强大。她说,积聚力量,打好下一拍……莎莎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受过的委屈,扛起的责任,甚至是招来的质疑和误解,不是一般的多,但任何时候,她都选择默默消化自己的情绪,不辩驳,不自证,不炫耀,不骄傲,永远善良阳光,谦逊上进。她年龄虽小,却在精神上带给很多人鼓舞和激励。现在再去看莎莎,很多人已经不再在乎她的成绩了,更在乎和担心的是她是否健康,是否可持续。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偶像发的光把很多普通的人照亮,希望接收到光亮的人也好好发光。 从来没有属于某个人的时代,只有被时代铭记的人。最近,孙颖莎成功登上了《环球人物》杂志的封面,她以内心的纯净与坚定,以特有的魅力和影响,早已在乒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重大而深远。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她的价值是多元的。让我们祈佑莎莎,云程发轫,奋楫笃行……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