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晚报

西峡:绘就民富县强新画卷

日期:12-25
字号:
版面:第W3版:南阳发布       上一篇    下一篇

云悦读

本报记者 李金玺

12月24日,市委宣传部举行“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西峡县聚焦“五聚五提”,聚力建设“民富县强、幸福西峡”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西峡县认真落实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十大建设”和市委“五聚五提”总体部署,以“民富县强、幸福西峡”为主线,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县、创新驱动增效等十大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前三季度,全县GDP增速9.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工业增值税增速18.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速18.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26亿元,均居全市第一位。

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不断推动兴工强县

西峡县坚持“工业立县、兴工强县”不动摇,突出项目拉动、推进百企升级、加速强链壮群,培育形成了4个百亿级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了3家百亿企业集团。2023年,工业经济实现产值803亿元,预计今年能够完成890亿元,到2025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市首个千亿级制造业强县。

西峡县夯实“工业立县”根基,延链补链,不断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形成了特钢、新材料、汽车零部件、中药制药和绿色食品加工4个主导产业,产值均超过百亿元,预计2024年总量达到78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1%。

依托优势特色,持续培强企业、做优产品,劲派集团、飞龙股份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汽车水泵、涡轮增压器壳体跻身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冶金新材料市场覆盖率90%以上,特钢产业入选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不断挖掘资源优势,孵化出新能源产业和新兴矿产材料产业,形成了“四主两辅”的发展格局。

构建全方位招商引资工作体系。坚持“内培外引”双轮驱动,不断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目前已建成投产84个、安装调试设备75个。推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5.0版本、信用体系建设“3个1+N”,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居全省第13位。在全市首创“企业接待日”制度,问题解决率100%。

坚持科技赋能,提升“含新量”,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西峡跻身全市首个“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名单。做足“智转数改”新文章,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14家企业获得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认证,建成11家省级智能工厂(车间)、2家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大力推进“一转带三化”行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西峡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创成省级绿色园区,建成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省级绿色工厂。

奋力践行“千万工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西峡县立足山区特点,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理念,探索出一条“片区联动、组团发展、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山区“千万工程”新路子。

西峡县发挥独特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发展食用菌、猕猴桃、中药材、农文旅四大产业,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建立“菌果药旅”产业链链长制,合力推动特色产业扩链、延链、补链、强链。建成全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加工、出口基地;猕猴桃产业产量、效益均居全省第一;山茱萸年产量4000吨,居全国第一位;建成17个开放景区,3万余名农民吃上了“旅游饭”,全县80%以上群众收入来自四大产业。

重抓乡村建设,让各美其美变整体大美,不断探索片区式、辐射式、差异化的“未来乡村”建设模式,对路域、村域、水域、田域进行全要素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全部焚烧发电,处理率达到100%。创成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和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各2个,创建“五美庭院”2.2万户。

推广“公司+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培育仲景宛药、仲景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家,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仓储企业538家,形成镇有乡村振兴产业园,村有富民加工产业园及工贸小区的发展格局,农民就近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了产村、产镇、产城“互联互通”。4.8万户16.6万人从深山偏远村落搬迁到中心村、集镇和县城居住,画出乡村“共富片”。

融入“宛美”旅游战略 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今年以来,西峡县坚持“全域联动、全面融合、全业共促”发展思路,深入实施文旅康养融合行动,致力打造中原知名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全域旅游、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等规划,确立以老界岭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板块,以栾西高速伏牛山生态旅游经济带为依托的“一核一带二园三区”发展布局。

坚持龙头带动,提升老界岭·恐龙遗迹园5A景区龙头地位,打通老界岭度假区东西环线,培育康养民宿集群,引进老界岭温泉旅游度假村和“云系列”新产品,在老界岭滑雪度假区新建露营基地,实现了东坪、唐寺沟与桦树盘度假产业一体两翼、协同发展。

坚持创新融合,聚焦文旅、农旅、交旅、康旅、体旅融合,打造了数字、体验、文创、研学“四型”博物馆,推进了文化展示、旅游宣传、特色体验、文创产品“四进”服务区,建成了仲景养生小镇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老界岭滑雪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达到12个,省A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3个,实现互促共进、三产贯通。

坚持品牌营销,根据四季资源特色,打响了“美鄀西峡花朝季”“界岭华夏避暑季”“九九重阳丰收季”“伏牛冰雪运动季”四大品牌,“度假养生地、南阳老界岭”声名远播。

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 擦亮群众幸福底色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区,良好生态是西峡县的最大优势,水质保护是西峡县的政治责任。

西峡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争创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7个国、省、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超过规划的三类标准,提升至二类标准,西峡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

统筹抓好生态修复治理,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近3年,累计完成造林9.2万亩,森林抚育改造5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35%;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5平方公里,获得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两项,连续14届荣获全省“红旗渠精神杯”。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