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于晓霞)12月13日,来自南阳的“00后”志愿者崔健明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带去了新生的希望,成为河南省第1468例、南阳市第11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今年22岁的崔健明热情阳光、乐于助人,从初中起就跟着父亲崔光林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在爱心粥屋、疫情防控点以及社区清洁、无偿献血活动中,经常能看到他们这一对“父子兵”。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爱的种子也在小崔的心里生根发芽。2020年7月,年满18岁的小崔将无偿献血作为自己的成人礼,同时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他希望像父亲一样尽己所能地帮助别人。对于他来说,这是传承,也是接力。
今年4月,小崔接到市红十字会电话,被告知与一名患者初筛配型成功,他当即表示愿意捐献:“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接到配型电话,之前初筛后就没能往下进行,很庆幸自己又一次得到了挽救患者生命的机会,我当然同意捐献!”小崔的父亲得知这一消息后也非常高兴,嘱咐儿子要以最好的状态去帮助别人。有了父亲的支持与鼓励,小崔更加坚定自己救人的决心,顺利地通过了高分辨检测和体检。
好事多磨,原定于10月的移植计划因受助患者病情变化被迫推迟,尽管素未谋面,那段时间患者的病情时常令小崔牵挂,他经常主动打电话询问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期盼患者能早日好转。其间,小崔一直注意科学搭配饮食,规律作息,只为把最健康的“生命种子”带给患者。直到12月初,患者病情稳定,捐献流程再次重启,小崔在红十字志愿者的陪同下前往郑州,开始做捐献前准备。
13日上午,小崔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采集,这份珍贵的“生命种子”将以最快的速度送至患者所在的医院,为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小崔说:“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患者一定可以战胜病魔,早日恢复健康,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来,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带来曙光。”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