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晚报

内乡:全力打造工业强县

日期:11-28
字号:
版面:第W3版:南阳发布       上一篇    下一篇

云悦读

本报记者 张玲

2024年,内乡县成功签约了46个超亿元项目,总投资达136亿元,其中33个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4个重点项目有望当年投产;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增速达54.9%,位居全市第二,内乡开发区晋升为全省二星级开发区……

11月27日,市委宣传部召开“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系列主题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内乡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内乡县“龙头带动 战新引领 科创赋能 全力打造工业强县”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构筑“四梁八柱” 培育工业增长新动能

今年以来,内乡县坚持以“五聚五提”为总抓手,锚定“工业强县、农牧大县、文旅名县”建设目标,充分发挥牧原集团龙头带动作用,坚定不移抓招商、上项目、优服务、兴产业,“头部带动型”县域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围绕壮大“5+3”产业集群,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内乡县深入落实省委“十大战略”、市委“三区一中心一高地”决策部署,明确提出了打造“华夏生猪产业第一县”“全国农牧装备之都”“伏牛山康养胜地”发展目标,精心制定了“5+3”产业发展规划。“5”即五大优势产业集群:以牧原肉食为代表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以飞龙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华福科技为代表的绿色印刷包装产业集群,以泰隆水泥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以内乡电厂为代表的多能互补一体化产业集群。“3”即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金阳钒氮合金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千牧制药为代表的生命健康产业,以牧元安粮为代表的合成生物产业。这五大优势产业与三大战新产业相互交融、共同推进,构筑了内乡工业强县建设的“四梁八柱”。

针对强化龙头带动,培育工业增长新动能,内乡县坚持战新引领昂“龙头”,项目支撑壮“龙身”,保障服务舞“龙尾”。该县紧紧围绕生命健康、合成生物、新能源三大战新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使牧原集团这一“龙头”昂得更高,县域经济发展动能更强。围绕生猪全产业链,坚持纵向延伸,横向集聚,深度融合打造粮食饲料加工产业集群、农牧装备产业集群、绿色食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等一、二、三产业,使牧原系企业这一“龙身”更壮,县域经济发展底盘更稳。同时坚持企业至上的发展理念,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和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使内乡发展环境更优,让内乡的企业更有活力,助推南阳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力前进、加快起势、加速见效。

一个目标三个重点 促进工业快速发展

内乡县紧紧围绕一个目标,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促进“工业强县”加速崛起。

一个目标,就是持续壮大产业规模。

围绕构建“5+3”产业发展格局,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新产业抢滩布点统筹发力,努力实现工业经济量质提升。

三个重点,就是抓项目、谋创新、优环境。

抓项目,为工业备足发展后劲。截至目前,内乡县已争取到专项债14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2亿元,有力支持农牧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食品城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落实重点项目分包机制,强化项目手续办理、用地、资金、环评等要素保障,为项目快速落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今年,内乡县100个省市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86亿元,合成生物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联牧兽药项目联动试车,千牧制药项目快速推进。

谋创新,为工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打造创新平台,已建成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鼓励企业创新,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企业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对接,内乡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48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家、瞪羚企业2家、创新龙头企业3家,基本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今年前三季度,内乡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新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4.4%、21.7%。引进创新人才,紧扣“引、用、育、留”全链条,拓宽育才渠道,有力支撑创新驱动。

优环境,为工业发展解难纾困。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动员全县上下为企业送政策、送信息,以市场主体满意为己任,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加快营商环境迭代升级。

围绕“5+3” 全力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内乡县紧紧围绕“5+3”产业布局,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全力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开发区共有规上企业124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99家,上市公司及子公司11家,中国民营企业“100强”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战略新兴企业7家。开发区企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实现连续高速增长。2024年7月,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南省先进制造业二星级开发区”。

在创造优势上,内乡县重点在实施头部企业带动优势、打造交通物流优势、强化要素保障优势、创造法治环境优势四个方面发力。在项目服务上,内乡县积极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推行“四个一”机制,即“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从征地拆迁到顺利投产,全生命周期进行服务。今年以来,先后为12家企业,解决各类难题48个。

坚持“四个不动摇” 狠抓工业项目强动能

内乡县狠抓工业稳增长,狠抓工业项目强动能,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培育了牧原集团、仙鹤纸业、飞龙股份、金冠电器、联牧兽药、千牧制药、中誉国信等11家上市企业,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着力培育装备制造、合成生物、生命健康等“5+3”工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坚持“龙头带动”不动摇。内乡牧原集团是全球生猪养殖规模最大的企业,内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牧装备产业链集群。内乡县依托牧原产业链,扬优势、补短板,持续进行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科学育链,招引了融创新合、华诚智能、恒辉农牧等近2000家工业企业。

坚持“科创引领”不动摇。以商招商、以链招商、以情招商、以诚感商,成功招引了联牧兽药、千红制药、合成生物、益海嘉里等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为内乡工业经济发展增强了韧性、底气、后劲。

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不动摇。想企业之所想,办企业之所需,着力解决好资金、资源、能源、土地、人才、环评、市场准入等要素保障,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不断提高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将内乡打造成了成本最低、环境最优的投资洼地。

四个方面发力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近年来,内乡县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理念,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扎实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实施创新发展提升行动,增强企业发展动能。实施创新平台创建行动、创新主体培育行动、优质企业培育行动、研发活动全覆盖行动,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潜力。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截至目前,内乡先后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绿色园区1家;省级智能工厂9家、智能车间16家、“数字领航”企业1家、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2家、“绿色工厂”6家、“绿色供应链企业”1家。

强化要素保障,降低企业发展成本。采取“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服务模式,有效供地1680余亩,加快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创新现代生猪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5年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56亿元。通过设立4支基金,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2.45亿元。通过实施增量配电、蒸汽管网和天然气管网项目,有效降低企业用电、用汽(气)成本,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

全面落实惠企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今年以来,已兑现各类惠企政策资金1.16亿元,减免企业增值税4.45亿元,减免“六税两费”3156万元。按照“免审即享”模式,为329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367万元。争取支小再贷款资金11亿元。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