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古城
日前,南阳日报小记者市第一完全学校小学部张楚乔的绘画作品《我的家乡南阳》(指导老师孟红云)、市第二完全学校小学部马千越的作文《海底历险记》(指导老师刘宗鲜),经南阳日报社推荐,被国家级期刊《新闻文化建设》2025年第1期(上、下)“新闻文化学堂”栏目收录刊登。
《新闻文化建设》是全国公开发行的权威新闻文化类学术期刊,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和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共同主办。其中,“新闻文化学堂”栏目以全国优秀的新闻传媒、文化教育单位及专家学者为依托,为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促进青少年新闻素养、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提高,进一步树立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南阳日报社履行党媒责任与使命担当,为广大青少年茁壮成长,搭建了小记者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有效补充、拓宽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南阳日报》《南阳晚报》以及各新媒体平台开设专版、专栏、视频号,为青少年展示才能才艺搭建了舞台;长期广泛征集南阳日报小记者优秀作文和作品,以学校专号、优秀作品等形式在《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刊发。
目前,南阳日报小记者部已与《新闻文化建设》“新闻文化学堂”栏目长期合作,不断推荐青少年优秀作品,让南阳广大青少年走向更高、更广阔的舞台。
市第一完全学校小学部学生张楚乔,是一名热爱艺术的女孩儿,自幼喜欢绘画和书法。“这幅画里承载着我的回忆。”她的绘画作品《我的家乡南阳》,以极具创意的多幅拼接构图法,将独山叠翠、武侯古韵、老街烟火等家乡的一幕幕拼接在一起,用一张图为我们展现了家乡的种种美好。张楚乔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家乡的美好不断激励着我,让我战胜困难坚持下来。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南阳、爱上南阳。”
《我的家乡南阳》绘画作品辅导老师孟红云,致力于少儿美育研究,熟悉少儿美术教学体系,在2023年“南阳市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荣获美术学科一等奖。她说,这幅绘画作品色彩明艳,涵盖了南阳的文化历史底蕴,画中有画、画中传文,既是孩子眼中的家乡,也是孩子多年学习的文化、艺术积淀,及对家乡的理解和热爱。“在教学中,我除了主张绘画的基本功和创造力之外,还让孩子从绘画中了解艺术中的审美和文化”?。
市第二完全学校小学部马千越的作文《海底历险记》,以梦境为开头,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日常积累的海洋知识,带领读者穿越珊瑚迷宫,智斗深海巨兽,文章还暗含团队协作的成长哲思。“在文字的海洋里,每个孩子都拥有最珍贵的潜水镜。”马千越告诉记者,参加小记者活动让他学到了很多写作文的好方法,比如如何抓住细节描写、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等。这些技巧在他的作文中得到了充分应用,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海底历险记》作文指导老师刘宗鲜,是宛城区“师德先进个人”,在2024年“南阳市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优质课”活动中荣获语文学科二等奖。刘宗鲜秉承“以生为本,激发潜能”的教学理念,坚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无限的创作潜能,不断引导学生释放这份力量。“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鼓励学生写百字作文,记录生活点滴,并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刘宗鲜还把学生们的优秀作品在公众号上发布,启发同学们取长补短,激发写作的兴趣。“我相信,只要用心浇灌,每一颗写作的种子都能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两名小记者的作品在国家级期刊刊登,离不开他们的勤学苦练、学校的培养和老师的悉心指导。南阳日报小记者部向张楚乔和马千越两名小记者及他们的指导老师表示祝贺,也希望广大小记者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创作、积极投稿,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作能力。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