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炳华
花木有情也有灵。
乙巳年春一日,我漫步于温凉河畔医圣祠院内,与蜡梅、山楂、侧柏近距离凝视,聆听花木心语。
蜡梅
一缕清香伴微风而来,我寻香来到位于庭院一角的蜡梅树前,只见一树芳华静寂地开着。花虽小,气质中透着清、雅、洁、静、醒,骨子里的坚毅和刚强可以荡涤一切浊气。“知访蜡梅过野塘。”蜡梅庆幸生长在这片特殊的土地上,珍惜上苍的赐予,更深知肩上的担子,默默吸收着天地之气,历经百雪千霜的磨折,凝炼成了“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情操和独到的药效。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花,辛温,无毒,能解暑生津。《本草纲目》中说:“蜡梅花味甘、微苦,采花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既是味道颇佳的食品,又能解热生津。”皮,外用治疗刀伤和出血;根,祛风、解毒、止血,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等。
蜡梅,花不大,清芬;皮粗糙,有药效;根可雕,可入雅堂。蜡梅有情,蜡梅有语。那些花,那些皮,那些根在帮助患者治病疗伤时所发生的疗效就是最动听的语言,也是其弹奏出的最优美的生命旋律。
山楂
“晚果红低树,秋苔绿遍墙。”山楂树,冠蓬大,干壮实。褐黄色枝条上隐约着青,青色中钻出些许小小的萌娃,这是叶的幼芽,春的使者。牢抓大地的根儿在相互商量着,要把在冬天蕴藏的能量,一点一点输送到树干、枝桠,用富足的养分滋养叶、花、果。叶,肥嫩油绿;花,繁稠清芬;果,红鲜瓷实。秋日的山楂树红果绿叶,宛若韵致而丰腴的少妇,行人驻足,忍不住想多看几眼。成熟的山楂果更是有个性,生吃,酸甜可口,生津止渴,与其他药物配伍入脾胃肝肺经,健脾开胃,消食积化瘀滞,降血脂降血压,患者吃后胃口大开,全身舒畅,满面红光,若是医圣爷瞧见了也会颔首微笑的。
侧柏
岁寒中的侧柏,绿绿的小叶有序相连,仿佛在开家庭会议,梳理着去年的收获,谋划着新一年的发展。他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方厚土,以踏石有痕的韧劲,深扎根须,吸收营养,同时吸纳天地精华,粗壮躯干,蓬勃枝叶,自我繁茂,开花结果,让性味至臻至纯。
柏子仁,性味甘平,可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柏叶的苦涩寒之性有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的作用;侧柏特殊的芳香体味,能清除人体内的湿热、毒气、病邪,松弛精神,稳定情绪,缓解抑郁,扶助正气。侧柏在岁月中只顾专注着沐浴阳光雨露,接受寒潮霜雪的洗礼,不知不觉中全身都修炼成了宝,树脂、树油、树果、叶片、枝节、根、皮都成了药,而且药性十足。侧柏有语,其代言人就是通体的药性。
蜡梅、山楂、侧柏,默默地生长在医圣爷身边,滤除浮躁,远离喧哗,甘于寂寞,恪守初心,淡泊宁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沉淀自我,感悟生活,吸纳大自然之气,顺时而生,顺时而长,花开不争先,果熟应季节,在漫长的日子里沉淀出满身的香,这香就是药,这药就是香。这药香,无躁浮之气,无浓烈的戾气,清而不淡,香而不烈,内敛沉静,幽香持久,如五谷杂粮之香,宜人养人,是香中的君子,其他香无可比拟,更不可替代。
蜡梅、山楂、侧柏,感恩医圣爷的护佑,倾情捧出各自的香,调理着南阳百姓的健康,并把这药香以神圣之心敬奉在医圣爷堂前,以示深情的纪念。
花木的自然、自信、自强、自省、自我丰盈、日臻完善之性格,让我心生敬畏。
花木既然,人何不能为之。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