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晚报

赏大美淅川 赞渠首担当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W6版:南阳文旅       上一篇    下一篇

丹江大观苑水韵山居 全媒体记者 申东 任磊 摄

全媒体记者 杨柳 任磊 刘文政

渠首昂龙头,丹水润民生,唤客赏美景。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10周年。9月21日,“牵手日报·走进淅川”活动圆满举办。南阳报业传媒集团读者生活服务中心、文旅部关注读者多元需求,广邀订户走进淅川,近50位受邀者心怀向往,开启了一场生态之旅。

当日,受邀者一行依次游览淅川县九重镇邹庄移民村、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汤山湿地公园、南水北调移民展览馆、丹江大观苑水韵民宿、马蹬镇果然出色石榴基地,亲身感受淅川县在移民后续发展、文旅融合、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成就。

置身渠首淅川,受邀者一路走一路赞,访新村、观渠首、登汤山、赏花果、望丹江,收获美好之旅。

移民新村 今非昔比

“进入村子,道路两旁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美观大方,三线入地,雨污分离,门口的绿化带、地面都进行了升级改造,村子里还配套打造了民宿和农家乐,让来邹庄村旅游观光的游客有吃有住,很方便……”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受邀者走进邹庄村,满目是红顶白墙的小院、错落有致的花卉与绿树。

村庄宛如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巷道干净整洁,老人笑语不断……邹庄村不仅是库区良好生态的受益者,也是守护者。村里挖掘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和田园生态文化,打造了“涌泉”“江山论”“掘井人”等多个红色旅游观光点,通过发展规模化大棚种植产业和移民文旅项目,村民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

“村口荷花池风景如画,村民家家住别墅,生活在这里真得劲。”读者们感叹道。

陶岔渠首 浩大壮丽

亲临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浩渺奔腾的丹江水,站在观景台上,宏伟的工程全貌尽收眼底。巨大的闸门屹立在江水之中,庄严而肃穆。读者王先生说:“真不敢想象,这样浩大的工程是如何建成的,太让人惊叹了。”大家拿起手机记录下雄伟画面。

在渠首碑前,读者们听着讲解,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爱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读者张先生郑重地说:“以后我一定更加珍惜每一滴水,践行环保,让伟大的工程发挥出它的价值。”

“报社组织的这次活动,打开了一扇了解南水北调这一浩大工程的窗户,激发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读者刘女士说。

湿地公园 生态如画

在紧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汤山湿地公园,绿树红叶点缀山间,湖光山色融为一体,青山梯田相映成趣,呈现出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

“这儿原来是水泥厂采石矿区,多年的开采导致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矿坑和贫瘠土壤。”站在如今青山绿岭的汤山湿地公园,听着讲解员介绍,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淅川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以前,这里有十几处采石区,距离丹江口库区最近的只有500多米,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淅川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在原址建起了湿地公园。如今,汤山脚下巨型浮雕墙述说着南水北调的历史过往,拾阶而上,九重阁巍然屹立,登楼远眺,丹江湖烟波浩渺,渠首闸雄伟壮观。“站在这里,远处的渠首大坝和丹江口水库尽收眼底,无论如何我也想不到这里曾经满目疮痍。”一名读者倚栏惊叹道。

移民展览 彰显担当

南水北调移民展览馆通过照片和文字的形式,生动展示了南水北调移民的艰辛历程,彰显了淅川移民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伟大移民精神,再现了半个多世纪淅川移民的迁徙岁月。

“很多老人离开的时候带的老物件特别多,自此家乡是他乡……”在南水北调移民展览馆内,聆听着讲解员的深情讲述,读者们深入了解了淅川移民精神,通过观看历史资料、图文展示,直观感受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的移民干部和饱含热泪、挥别故土的移民群众的忠诚担当。

一名忠实读者走出展览馆时感慨道:“淅川移民太伟大了,这次有讲解员讲解,我看得更详细,热泪盈眶。”

水韵民宿 诗意栖居

当读者走进丹江大观苑水韵民宿,一场美妙的邂逅就此展开。

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所经过的民宿木质建筑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走进民宿,房间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用心”。床上铺着洁白的床单,木质家具简洁而不失雅致,墙上挂着描绘丹江美景的画作,和真实山水互相映衬。民宿的庭院也别有意趣,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参观民宿时,记者碰到来自郑州的王先生,他说,早就听说丹江大观苑风景好,民宿有特色,今天周末,一早便带着家人赶来了。令他印象最深的是景区的贴心服务,刚到景区大门便有服务生领路到所订民宿,推荐游玩攻略,让人倍感热情,回去后一定将游玩过程做成小视频,推荐给更多的亲戚、朋友。

不少感兴趣的读者也详细咨询了民宿的价格、预订方式,表示之后要和家人一起来体验丹江大观苑水韵民宿的诗意。

石榴盈枝 丰收之美

来到马蹬镇果然出色石榴基地,一望无际的石榴树,绿叶间点缀着无数红彤彤的果实,犹如一盏盏小灯笼,散发着诱人的光彩。

沿着山间小路前行,微风轻拂,带来阵阵石榴的清香。读者们纷纷驻足观赏。在石榴基地里,果农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石榴。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果农,听他们讲述种植石榴的故事和经验。

读者们也积极与果农交流,了解石榴的种植过程和营养价值。他们得知,这里种植的石榴是“突尼斯软籽一号”,都是采用有机种植的方式,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保证了果实的品质和安全。而且,石榴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大家纷纷表示,以后要多吃石榴,支持本地的农产品。

除了欣赏石榴挂树美景和了解种植知识,读者们还亲自采摘,他们提着篮子,挑选着心仪的果实。学生小高手拿又大又红的石榴高兴地说:“等国庆假期,我要约上同学再一起来。”

双向奔赴 赢得点赞

作为持续订阅《南阳日报》十几年的老朋友,读者王女士告诉记者:“这次跟着报社到淅川,我深切感受到家乡的美、发展的美,行程既丰富又休闲,周末走一趟,幸福感满满,希望报社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读者生活服务中心始终“心系读者,服务至上”,在听到王女士的话后,有关负责人当即表示,真心感谢读者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与热情,在报纸越办越好的同时,希望和读者们相约相聚,未来,无论是领略景区宜人风光,还是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体验非遗文化魅力等,读者生活服务中心将竭力提供更多元化、更贴近生活的选择。

读者生活服务中心近年来已先后带领读者走进西峡龙潭沟、南召五朵山等地,为读者奉上文旅大餐,此外还定期进社区,为市民提供健康体检、急救实操、金融常识、法律咨询、公益相亲、免费剪发、钥匙修配等便民服务,赢得点赞。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