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晚报

大道逐梦 当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

日期:12-19
字号:
版面:第W5版:南阳发布       上一篇    下一篇

云悦读

本报记者 李金玺

12月1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市交通运输局“聚力打造全国枢纽经济先行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高效落实市委全会、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聚力打造全国枢纽经济先行区,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化。

高速公路 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

2024年,全市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有3条4段,分别是焦作至唐河高速公路的汝州至方城段和方城至唐河段、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淅川至豫鄂省界段和南阳至邓州高速公路,共计226公里。1至11月,全市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52.78亿元,占年度目标53.66亿元的98.36%。

焦唐高速南阳段北起方城县拐河镇二郎庙村,向南经过方城、社旗、唐河,止于唐河县祁仪镇左家岗西南豫鄂省界,顺接湖北枣阳至石首高速的枣阳段。项目全长132.7公里,分为汝方段和方唐段,是河南省2024年11个高速通车项目之一。

汝方段全长31.7公里,项目已于12月13日通过交工验收,初步具备运营能力。汝方段项目的七峰山服务区是我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交旅融合服务区重点工程,该服务区以S239省道为支撑,以七峰山、七十二潭两大景区为纽带,拓展开发“服务区+驿站+文旅+产业”等功能,是我省首个高速公路开放式服务区,对周边居民游客开放服务,将极大提升七峰山、七十二潭两个4A级景区的通达能力和交通便利程度,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方唐段全长101公里,项目路线长、控制性节点工程多、工艺难度大、投资体量大,是南阳市级投资平台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百亿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正在进行交工验收。

随着焦唐高速南阳段的建成通车,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在全省率先突破1000公里。2025年,渑淅高速淅川至豫鄂省界段和南邓高速将建成通车,我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1124公里。届时,我市“两环四横八纵”的高速公路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将实现“县县双高速”的“十五分钟高速出行”目标。

普通公路 争创精品工程

普通公路包括普通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村道,普通公路连接城市和乡村,连通交通枢纽及旅游景区,促进资源流动和人员往来,承担着服务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使命。

2024年,市交通运输局以“五聚五提”为总抓手,普通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项目资金争取方面,积极争取国省补助资金22.33亿元,居全省前列。

在项目建设方面,完成普通公路建设投资42.7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宛城区省道234线、卧龙区省道329线等道路先后完工通车,方便了群众出行,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

在公路管理方面,重点加强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完成了国道312线唐河段、内乡段等道路养护修复,全市国省道技术状况持续改善。

在民生实事方面,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1326公里,超额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800公里的民生实事目标任务;纳入民生实事任务的1054个平交路口整治工作,按照“一路口,一方案”实施改造完毕,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农村公路 总里程位居全省第一

“十四五”以来,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县道沟通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抵田连户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全市累计投入资金76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5329公里,实施危桥改造42551延米,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539公里。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6777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基本实现了所有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

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4个、省级示范县3个,成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最多的地市之一。

同时,累计创建市级示范乡镇27个,创建省级“美丽农村路”30.9公里、市级“美丽农村路”535公里、县级“美丽农村路”1601公里。

内河航运 建设不断加快提速

唐河航运一期项目快速建设,唐河航运二期与中豫港务集团签订《唐白河航运项目合作协议》。

白河航运工程可研报告、初设已完成。通过建设内河水运工程,将畅通我市与沿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连接,推动产业转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道路运输转型 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动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升级,做实民生实事,发展多式联运,持续优化运输结构,努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全市已完成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2条,开通夜班公交3条。推进公交服务App研发,在“爱南阳”App集成上线“实时公交”功能。新增、更新车辆工作加快推进,可按时完成市定“实施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综合服务水平提升工程”民生实事任务。

不断发展城际、城乡公交,实现客运转型升级。淅川县成功入选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我市10个县市被评为全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三顾出行”等定制客运品牌和经营经验得到有效推广;整合宛运集团等19家运输企业客运资源,打造“宛东公交”品牌,投入318台新能源公交车,开通中心城区至社旗、南召、方城等10条市到县公交,日均运送旅客4万人次左右。全市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客车,通车方式为定线班车+公交运营。二级以上客运站实现电子客票全覆盖。

优化枢纽节点布局,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按照“1+3+N”物流发展布局,重点支持豫资海元南阳城市产业综合体、西峡公铁联运物流园煤炭储备(配)基地等21个多式联运项目建设。目前,已有4个项目入选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库。重点培育规模化经营、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共有A级物流企业38家。

深入实施数字交通工程,发展绿色智慧交通。2023年以来,市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共推送事中实时预警信息4000余条、事后异常报警信息3万余条,极大提高了运输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南阳汽车站智慧客运枢纽试点工程、内乡牧原智慧物流园等4个智慧交通项目被确定为省新基建示范工程。

以农村路网、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为依托,整合客运、邮政、快递物流、电商等资源,实现农村客货的邮融合线路县域全覆盖,解决了群众出行、农产品上行和快递进村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