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寒冷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简称慢阻肺)的多发季节,到底什么是慢阻肺?怎么预防慢阻肺呢?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确诊需进行规范的肺功能检查及胸部影像学、血常规等检查。慢阻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6%,但其患病知晓率为0.9%,肺功能检查率为4.5%,呈现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规范化诊疗率低的特点。慢阻肺科普教育、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亟待加强。
慢阻肺的预防措施有:1.加大戒烟宣传及科普力度,倡导公众戒烟,同时避免二手烟暴露。2.做好室内外空气污染防护,提倡厨房通风改造和炉灶改造,雾霾天气要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3.加强职业防护,改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减少职业环境中粉尘或有害气体、重金属颗粒暴露。4.注意预防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道感染,减轻支气管和肺发育阶段的异常损伤。5.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避免慢阻肺发生急性加重。6.冬天寒潮引起的气温骤降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一个诱因,此时,患者应少出门,注意保暖。建议有晨练习惯的老年患者,推迟锻炼时间,待室外温度升高后再出门。
卧龙区疾病控制中心专家提醒,当慢阻肺患者出现气促、喘息、胸闷、咳嗽加重、发热、痰量增加、颜色和(或)黏稠度改变等症状时,需尽快到医院就诊。③6(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