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南阳晚报

侯红莲的坚韧

日期:12-13
字号:
版面:第W7版:南阳人文       上一篇    下一篇

侯红莲在演出中(资料图片)

杜思高

近日,南阳市文艺界开展向侯红莲学习活动。侯红莲是南阳市说唱团演员,不久前,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在江苏南通举行,她斩获牡丹奖表演奖。这一喜讯震撼人心,令人振奋。曲艺牡丹奖是曲艺最高奖,在曲艺界影响大,荣誉度高,相当于文学界的茅盾文学奖。听到这一消息,侯红莲热泪奔涌,双手掩不住泪水流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曲艺的道路上,侯红莲走得不管多么艰难、辛苦,始终没有丝毫退缩,这一切都源于她的热爱,成于她的执着坚守。

11月19日至21日,河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在粤港澳曲艺周表演完曲艺的侯红莲,带着疲惫来到郑州,全身心投入省九届文代会。会后,我们一同乘坐大巴车回南阳。干净的大巴车在初冬的寒意里,沿着京广高速公路向故乡南阳奔驶。夕阳把金黄的光芒洒进车内,涂抹在座位上,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如一条深沉的河流,在车厢里流淌。借助旅途的空档,侯红莲侧身躺在座位上,进入了梦乡。长期的演艺生活,让她学会了就地“生存”的本领。

1974年,侯红莲出生于社旗县城郊乡。姊妹4人,侯红莲排名老末。聪明伶俐的她羡慕舞台上那些唱腔优美的演员,憧憬自己有朝一日能像他们一样登上舞台。14岁那年,她来到河南油田,从师学艺。每天早上太阳还没出来,她就早早起来,压腿练功、练声,这一练就是4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腿磕破了,手冻僵了,她都是抹点药,一声不吭。4年之后,侯红莲回到老家社旗,一边干活,一边到县文化馆演戏。

在一次到南阳市参加曲艺大赛时,侯红莲遇到了国家级三弦书非遗传承人雷恩久先生。德艺双馨的雷恩久慧眼识珠,发现侯红莲的天赋和潜力,让她到南阳市说唱团工作。青年侯红莲欣喜若狂,来到了南阳,成了南阳市说唱团的演员。天地大了,舞台宽了,眼界也亮了,她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更高了,当然受的考验和磨难也更多了。努力,再努力,在心中她对自己说。从艺30多年来,她获奖50余项,其中获省级以上一等奖26次,2024年10月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她演唱的三弦书《找原因》,获河南省曲艺大赛一等奖;大调曲子《顶灯》获宝丰马街书会节目一等奖;三弦书《孝子》获文化部颁发的第十六届全国群星奖;大调曲《慈善局长》,荣登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三弦书《好姑娘、孬姑娘》获中国曲艺家协会优秀荣誉奖;三弦书《靠山》荣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入围奖;河南坠子《火烧博望》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提名;三弦书《火烧新野》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提名;河南坠子《火烧博望》入选第四届“河南坠子大会”并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曲艺节精品节目展演;三弦书《十字坡》荣获了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等。

演员工作非常辛苦,为了演出,常常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孩子一岁那年,团里安排她到南京参加《曲苑杂坛》节目录制。孩子那么小,离不开妈妈,心疼孩子的丈夫不想让她去,怎么劝说也不行。她说:“我是一个演员,这个节目是别人代替不了的!”爱孩子的丈夫很生气地说:“不中,你要是不顾家,家就散了!”侯红莲委屈又无奈,她知道团里需要她,组织培养她这么多年,就是让她代表团里去为群众演出。她不是代表她一个人,而是代表说唱团,代表南阳文艺。孩子是她一家的,而南阳文化是大家的,大家需要她,她不能退缩。

怀着对爱人和孩子的愧疚,侯红莲含泪走出家门,在奔驰的列车上,被子蒙头,放声大哭。奔驰的列车,不仅载着乘客,还载着一个青年演员的滚烫泪水。

2023年8月初,侯红莲到郑州演出《十字坡》,这是她参演牡丹奖的节目。之前,她已经连续五届参演获提名奖。此次演出之后,河南省曲艺家协会组织的专家对她的演出提出了精细的意见,考虑比赛时间关系,建议从音乐和唱词上进行融合。比赛马上到来,修改完善内容的任务自然落在侯红莲肩上。而侯红莲是演员,对此并不擅长。回到南阳,侯红莲对《十字坡》反复琢磨,一连4天,她坐在躬耕路家门前的小河边苦思冥想。一些人见了说,红莲疯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侯红莲终于捕捉到了灵感,把一段音乐结合唱词,补充到节目里。等回到说唱团,团长听后,大赞,为成功做了铺垫。

一个时期,市说唱团经济非常萧条,3年都没有发工资。为了生计,不少人转行或辞职。一天侯红莲回社旗老家看母亲,家中翻遍,没有找到钱,最后她向房东借了5元钱,买了一张从南阳到社旗的车票。慈爱的老母亲了解女儿窘况,侯红莲每次回家,母亲都准备几兜干菜、苞谷糁,像小时候送孩子上学一样,默默地交给她。

境况如此窘迫艰难,侯红莲从未想过要离开说唱团。她说,我喜爱文艺,演出是我的追求,也是为了群众,如果我也走了,说唱团就垮了。

获得了牡丹奖,演出更忙了。忙碌的侯红莲说:我是个平凡的演员,遇到了好时代,是党和组织的关心、群众的需要,让我获得了成功。我要下更大功夫,演得更好。我还要认真培养年轻人,把经验和技艺传给他们,演给社会和大家看!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