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因其独特的口感与嚼劲,打开了大多数人的味蕾新世界,也赢得了许多人的欢迎。除了诱人的味道之外,小辣条也蕴藏着大产业,在宛城区红泥湾镇清丰岭村的食品车间里,一包包辣条托起了村里人的致富梦。 走进清丰岭村南阳汇金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工人们戴着口罩、手套,正在先进的自动化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进行辣条装袋、打包等操作。一包包新鲜出炉的美味辣条从他们手中生产出来,销往全国乃至国外。 “在家门口上班,每个月就能拿到3000多元的收入,既可以照顾孩子和老人,又能赚钱补贴家用,感觉很幸福。”村民李国娥满意地说。 清丰岭村是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安置村,为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2011年6月,淅川县大石桥乡清丰岭村的群众搬迁至此。 “为了让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清丰岭村将移民政策和区位优势用巧、用足、用到位,积极探索出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清丰岭村党支部书记杜长敏介绍,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清丰岭村以“飞地经济”模式与邻近村抱团发展,高标准建成了移民产业园,先后引进和发展了现代养殖、食品加工、锂电科技等10余种产业,安置移民和周边群众就业400余人,全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7万元,形成了“集体增实力、移民增收益、产业增效益”的共赢局面。 同时,镇村两级合力推动“一村一品”创建工作,组织农户参与土地流转,有效盘活闲散土地694亩。村里与南阳市乐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南阳市宛城区圣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深度合作,全面推广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实现每亩年增产100余斤,每户年增收1300元。 “日子越过越好了,心里也越来越美,现在的生活真是比蜜甜。”说起搬迁后的生活,村民李景兰感慨颇多,景美了,收入高了,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 如今的清丰岭村,平坦整洁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一排排小楼分立两旁,一盏盏路灯节能环保,一辆辆运输车往返企业,一座座大棚绿意盎然,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