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前10个月消费品零售额2040亿元
同比增6.0%
本报讯(记者 杨万里 通讯员 王兰芝 罗冬冬)随着促消费、助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我市消费潜能加速释放,1月至10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40.42亿元,同比增长6.0%。这是记者11月21日自市统计局获悉的。
今年以来,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作用下,我市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激活市场活力,全市商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新型消费和传统消费加快增长,多数商品类别销售增势良好。1月至10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40.42亿元,同比增长6.0%,全市23类限额以上商品类值中,有19类零售额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82.6%。其中,全市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最高增长23.4%,最低增长9.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市消费能级的不断提高,全市奢侈品消费也出现逐步升级,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6.2%、15.6%。
同时,我市积极抢抓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窗口期,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各项工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市统计部门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我市家用电器和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均实现大幅度增长,全市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商品零售额累计增长19.1%,比前三季度加快4.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累计增长76.9%,比前三季度加快4.5个百分点。③9
政协委员进小区
助力物业提质升级
本报讯(记者 张玲 通讯员 牛永华)物业管理如何实现提质升级?镇平县政协不断探索创新,开展“政协委员进小区”专项行动,探索出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的新路径。这是记者昨日从镇平县政协获悉的。
今年以来,镇平县政协会同镇平县房产中心、镇平县文明办等部门,指定具有行业管理经验的政协委员和专业人士组成多个专门工作小组,到不同类型小区实地走访物业企业和群众,直面问题难题,为企业解疑释惑,为群众排忧解难。
走访中,各工作小组从小区总体环境秩序、红色物业创建、设备设施维护等方面,按照高档住宅小区、普通居民小区、无主管小区等不同类型,采用同类参考比对、差异化交叉评比等方式,对物业管理“把脉问诊”,精准施方,助力企业规范经营。
针对物业行业领域存在的矛盾纠纷多、无效投诉多等问题,政协委员建议物业管理人员要树立品质管理意识,注重管理细节和理念创新,努力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有效宣传,增强社会各界对物业管理行业的认知度、认同度,同时引导业主正确合理表达诉求,避免无效投诉。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