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晓霞
11月8日,邓州市爱心志愿者安兆全、孙清党在郑州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两名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希望,成为我省第1448、1449例,南阳市第110、111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南阳人的无私大爱。
“作为医生,救人是天职”
安兆全是邓州市一名医务工作者,早在2010年就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与同事们一同开展爱心义诊、健康宣讲等公益活动,一晃就坚持了十几年。他坚信每一个善举,都会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点,甚至改变他人的一生。
今年8月,安兆全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捐献。“作为医务工作者,爱人如己、救死扶伤是天职。不管受捐者是大人还是孩子,我都愿意为他送去生的希望。”基于自己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了解,同时也出于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他对此次捐献充满期待,“希望我的这次捐献能为患者送去生命的‘接力棒’,同时也祝福他早日恢复健康。”
“救人是大事,我得去”
孙清党是邓州市一名普通工人,在2018年的一次无偿献血中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也可以救人,他当即留下血样,成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救人是大事,我得去!”今年10月,孙清党接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和一名患者配型成功,特意了解了很多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并劝说家人打消了顾虑,妻子和儿子都为他加油鼓劲。在随后的时间里,孙清党积极配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完成了高分辨血样检测、健康体检等各个流程。
在注射动员剂期间,孙清党在医院里看了不少宣传册,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我与患者素不相识,但只要这次捐献能给患者的生命及家庭带去新希望,就值了!”
传递温情,为生命接力
11月8日,经过近4个小时,两名爱心志愿者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先后顺利采集完毕,这些“生命种子”以最快的速度分别传递给两名陌生的血液病患者,为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
安兆全、孙清党,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普通市民的责任与担当。南阳这座城市,从来不缺少爱的暖流;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也从来不吝啬爱的付出。这些实实在在的感人案例,生动诠释了“南阳好人”形象,让人敬佩,令人尊重。
未来,希望有更多人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队伍中,为更多急需帮助的人送去生命的“接力棒”,继而汇聚起“南阳好人”的光辉形象,彰显春日暖流般的“南阳温情”。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