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12345热线 回应群众关切事——
日期:11-11
当好“护薪人”
答好“民生卷”
本报记者 李辉 通讯员 张天
“我的5000多元工资第二天就到账了,太感谢你们了。”近日,淅川县姬先生向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以下简称市12345热线)表达感激之情。
近期,姬先生拨打市12345热线反映,一家新能源汽车改装公司拖欠其工资5000多元。接到反映后,市12345热线第一时间与淅川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实时联动,积极督促、协力推进,次日就将拖欠姬先生的工资全部发放到位。
“帮助姬先生要回拖欠工资是我们工作中很平常的一件事儿。”市12345热线相关负责人说,务工工资拖欠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市12345热线受理的热点诉求之一,今年以来,已受理相关诉求48489件,占热线总受理量的6%,群众通过市12345热线累计追讨工资超800万元。
市12345热线把解决务工工资拖欠诉求作为首要民生问题,实行日报告、月提醒、年汇总工作机制,结合热线日报、公众号“民意聚焦”栏目,每日通报拖欠工资诉求热点,提醒相关部门关注务工工资清欠工作;每月对诉求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针对欠薪问题反映集中的重点县(区)重点提醒,督促属地及职能部门加强对用工企业的监管,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施策;把握岁末年初关键节点,从诉求受理、部门办理、督办落实等环节提质增效,切实保障务工工资支付工作落实落地。
围绕工资拖欠问题产生的根源、现状、解决途径等方面,市12345热线深入剖析,结合群众诉求不断优化办理措施。建立务工工资拖欠诉求专门受理流程,加强对话务人员专业培训,精准提取诉求关键信息点,准确区分务工欠薪和工程款拖欠问题,确保相关诉求快速受理、精准交办。对于务工人员维权意识薄弱、法律知识不足问题,引导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普法宣传,同时,市12345热线定期发布与务工权益保障相关的政策法规知识,提升群众维权意识。
市12345热线坚持“应办必办”,强化对承办单位的督办力度,及时了解处理进度,确保诉求高效闭环解决。对于跨度久、金额大、涉及部门多的重难件,采取电话督办、会议督办、实地督办等形式,加强部门联合会商,分析研判,逐一化解攻克;严格落实“五个工作日”办结时限,明确办理时限内足额支付拖欠工资要求,对于该办未办、久拖不办等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并与部门积分管理挂钩,切实为诉求群众撑起“安薪伞”。
今年以来,市12345热线将务工工资清欠工作作为政治任务,站在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高度,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切实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以真诚为民的担当、有力有效的举措、群众认可的成效交上一份全力维护群众权益的民生答卷。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