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唯物史观意蕴
日期:10-07
●张文龙 马紫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汲取历代中央政权治理新疆的经验教训,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治疆宝贵经验,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创造性提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这一方略以唯物史观为坚实理论根基,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丰富了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为全球边疆治理实践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坚持人民至上,深刻践行群众史观
唯物史观核心要义之一,是确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一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明确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总目标,这是基于对新疆社会矛盾、人民需求的精准判断,是对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刻把握。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发展愿景与民生改善都无从谈起。只有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才能为各族人民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确保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这一总目标的明确,是群众史观在边疆治理实践中的直接体现。二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旨在将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汇聚起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磅礴力量。这种以凝聚人心为根本的实践路径,正是对群众史观的践行,通过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为新疆的稳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三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没有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美好生活就是空中楼阁。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群众史观的直接体现。
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推进新疆治理现代化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立足新疆实际,要求深刻把握、统筹推进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为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科学路径。一是依法治疆,筑牢治理现代化的法治根基。从唯物史观看,法治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依法治疆,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高举法治旗帜,弘扬法治精神,坚守法治原则,把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落实到新疆工作各个领域,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风险、打击犯罪、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确保新疆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二是团结稳疆,夯实治理现代化的群众基础。从唯物史观看,民族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民族关系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发展。团结稳疆,就是要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把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奋发有为建设美丽新疆的强大正能量。三是文化润疆,强化治理现代化的精神支撑。从唯物史观看,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文化润疆,就是要坚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育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国心、中华魂,从根本上解决政治认同、人心向背的问题,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根基。四是富民兴疆,夯实治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从唯物史观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为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富民兴疆,就是要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新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新疆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拓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五是长期建疆,保持治理现代化的战略定力。从唯物史观看,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边疆治理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历长期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目标。长期建疆,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按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谋定后动,稳中求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做好工作,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立足历史发展进程,传承创新治疆理念
唯物史观强调,历史是连续发展的过程,任何思想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求不断创新发展的产物。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立足历史发展脉络,既传承中国历代中央政权治理新疆的有益经验,又结合新时代特点进行理论与实践创新,实现了历史经验与时代要求的有机统一。从历史传承看,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在治理新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尊崇大一统理念,将新疆地区置于国家大一统格局下进行治理;立足地域特点实行因地制宜、因俗而治;重视对新疆的开发建设,为实现治边稳边奠定重要物质基础;把处理好民族和宗教事务作为新疆治理的关键,促进民族融合宗教共处;将弘扬主流价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治理新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各族人民。这些经验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提供了深厚历史借鉴,彰显了中国治理边疆的历史延续性。在继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结合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实现了多方面创新突破:明确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在治疆稳疆兴疆上开辟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提出“八个坚持”,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运用现代治理理念与方法,指引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历史性跨越;强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