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古人笔下的中秋

日期:10-06
字号:
版面:第04版:文旅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岳慧杰

中秋,历经数千年时光流转,从最初体现先民对自然的敬畏,逐渐演变为承载国人思乡情愫、寄托团圆期盼的传统佳节。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以月为魂、以诗为笺,将中秋的月色与心境熔铸为文字,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宋代张孝祥笔下的中秋,是一幅开阔澄澈的湖光画卷。中秋将近,洞庭湖与青草湖连为一体,湖面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连风都似被这月色收走了踪迹。放眼望去,三万顷湖面像被打磨过的玉镜,又似铺展千里的白玉田,澄澈得能映出云天。诗人乘坐一叶扁舟,轻飘在这无垠的湖面上,仿佛要与这月色、湖光融为一体。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李清照笔下的中秋,将目光聚焦于庭中那株桂花。桂花没有艳丽的色彩,只带着淡淡的鹅黄与素白,性情也如这月色般温和柔婉;它不与百花争艳,只将清雅的香气留满庭院。李清照借桂花写中秋,既是赞美桂花不事张扬却自有风骨的品格,也暗合了中秋低调温润、却让人念念不忘的韵味,让中秋之美多了几分雅致与风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笔下的中秋,交织着刻骨的思念与通透的旷达。中秋夜的圆月,像温柔的琴弦,轻轻拨动他心底的思乡念亲之情。他的词句将个人的悲欢升华为对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愿,成为跨越千年的中秋绝唱。

除了诗意,中秋节的习俗还饱含着生活的温度。家家户户必备的月饼自不必说,那一块小小的圆饼里,紧紧包裹团圆的寓意。祭月、赏月、拜月的活动,更是延续了几千年。中秋夜摆上鲜果、月饼祭拜月亮,祈求家人平安、生活顺遂。此外,不少地方还有赏桂花、饮桂花酒的习俗,以清雅的香气点缀中秋,让节日多了几分甜润;有些地方还会挂起各式花灯、组织猜灯谜的活动,灯光与月色交相辉映,为中秋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热闹与浪漫。

古人笔下的中秋,从来不是单一的模样。藏在庭院月色与桂香里的秋思,映在洞庭湖光胜景里的澄澈与辽阔,对亲朋好友的牵挂与祝愿……这些文字让中秋变成内涵丰富的节日,承载着中国人思乡念亲、清雅豁达的文化情感,历经千年岁月沉淀,愈发厚重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