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新疆现代工业体系的初步形成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08版:理论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闫自兵

新中国成立之前,新疆的工业水平非常落后,全疆只有十几家官办工厂,工人人数很少。新中国成立之后,遵照毛泽东同志“为新疆各族人民多办好事”的指示,驻疆人民解放军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初步奠定了新疆现代工业的基础。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在中央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新疆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疆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

注重规划 适时调整

1952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就整顿新疆财经工作作出指示:新疆今后建设计划,必须从现实出发,照顾到将来的发展。新疆据此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了《1953—1957年新疆工业发展计划》,重点发展煤炭、钢铁、电力、纺织、制糖、水泥、化工等工业。1953年,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此后,新疆根据自身情况发展工业,既维护了民族团结,实现了社会稳定,又顺利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例如在手工业改造方面,新疆不仅实现了棉纺织业、丝绸业、皮革业等手工业的机械化,还保留了地毯、民族乐器、民族首饰等一些传统民族手工业部门,从而形成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地方工业。

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新疆根据中央的八字方针,对经济进行了调整:一是压缩了基本建设规模,精简企业职工;二是调整优化了轻重工业的比例,即下调重工业比重,上调轻工业比重;三是大力发展轻工业,扩大轻工业所需农业原料与非农业原料的来源;四是调整与发展手工业,增加民族手工业产品的生产。

1965至1976年,在中央的部署下,新疆开始了三线建设。库车、拜城以东,以库尔勒为中心的地带,是新疆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建设了一批煤炭、冶金、电力、机械、化工等工业企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繁荣和科技文化进步,为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关怀 地方支援

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新疆的发展。1957年,周恩来同志对新疆工作作出指示:“仅仅依靠新疆一个自治区的500万人口,不可能积累多少资金,而且人力也不够。必须依靠全国的力量,国家的力量,中央的力量,把我们计划经济中能够积累的资金拿出一部分投资到新疆增加财力,从内地动员一部分人力到新疆增加劳动力,这样才能使得新疆大发展。”

中央为新疆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1956年,克拉玛依油田发现后,在中央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工人汇集克拉玛依,积极投身油田建设。为了解决新疆工业发展缺乏机器设备、技术人员等问题,在中央的统筹下,内地省市将部分企业迁入了新疆。1956年,长春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整建制迁入新疆,组建新疆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今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同年,电力工业部西安电力基本建设局第三十六工程处的职工384人进疆支援苇湖梁电厂二期工程安装。这批电力职工在完成任务后扎根边疆。进入60年代,各内地省市加大了对新疆的支援,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省市,将织布厂、织染厂、建筑公司、钢铁厂、牙膏厂等企业迁至乌鲁木齐、阿克苏、库尔勒、奎屯、北屯等地。除了这些工厂的整体迁入,还有一些企业成建制地划转到新疆。七一棉纺织厂从厂长、总工程师到各部门工程师和各工段技术人员,都来自华东相关单位。

在新疆手工业改造中,中央提供了大量低息贷款、拨款,实行了减免税政策。1958至1960年,中央先后投入52611万元建设克拉玛依油田。三线建设时期,中央对新疆投入大量资金。

此外,中央高度重视新疆与内地之间的联系,不断改善新疆交通状况。如,1952年开工建设兰新铁路,并于1962年建成通车,兰新铁路的通车极大地推动了新疆工业化进程。

团结奋斗 硕果累累

在中央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下,在内地省市的积极支援下,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工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二五”时期,新疆大规模扩建了八一钢铁厂,在中苏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兴建了新疆轴承厂、乌鲁木齐农机厂、锅炉厂、汽轮机厂、综合机床厂和冶金矿山机械厂等企业,改扩建了原有机械工业企业,如将十月汽车修理厂改建为十月拖拉机厂,将乌鲁木齐农机厂改建为新疆联合机械厂,还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兴建了新疆电机厂和新疆变压器厂等机械工业企业,兴建了苇湖梁电厂、克拉玛依电厂、喀什三级水电站、红山嘴水电站、阿克苏胜利渠一级水电站等电力工业企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迅速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工矿企业,如石河子八一棉纺厂、八一毛纺厂、八一制糖厂、八一造纸厂、农六师大黄山煤矿、哈密红星化工厂等,形成了钢铁、机械、化学、纺织、造纸、制糖、陶瓷等工业部门。在“三年调整”时期(1963至1965年),新疆各地投资建设了英吉沙小刀厂、乌鲁木齐工艺美术品厂、新疆玉雕厂等。在三线建设时期,新疆建设了新疆红旗机器厂、胜利机器厂、第二化工厂、东风机器厂、前进机器厂、新疆标准件厂、工具模具厂、丰收电厂、国营星火机械厂、燎原机器厂、曙光机器厂等。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新疆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基本能满足新疆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