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逐步构建国家、兵团、师市三级联动培育机制,横向通过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企业带动链上企业全面转型,纵向以多层次示范引领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传统产业低碳升级,是制造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近3年来,兵团24家节能降碳重点领域企业累计实施技改项目71个,总投资31亿余元,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0.68万吨;建立兵团、师市联动节能监察机制,聘请第三方机构对100家重点用能企业开展专项监察,2024年,兵团企业淘汰落后设备419台,重点领域企业能效指标达到国家基准水平,水泥熟料能效达到行业标杆水平。
今年,兵团积极推动《制造业追“新”逐“绿”行动方案(2025—2027 年)》出台,聚焦主导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产业创新平台提能、绿色制造体系完善、未来产业培育四大核心任务,勾勒出未来3年兵团制造业绿色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清晰蓝图。
“我们将继续发挥绿色制造标杆的带动作用,加快制造业绿色化改造,扩大绿色产品供给,打造绿色增长新引擎,不断巩固绿色发展优势。”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郇恒赛表示,到2027年,兵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跃升至45%以上,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将突破70%,重点行业碳排放强度将显著下降。
向“新”发力 推动“兵团制造”转型升级
新疆天鹅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攻克国产采棉机“卡脖子”技术,成功研发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使“兵团造”采棉机畅销国内、批量出口中亚与南美地区;石河子众和新材料有限公司100型高纯铝电解槽产出的铝液,一次电解质量达5N标准,三层液电解精炼工艺比肩国际标杆企业,成为国内超高纯金属铝材料领域的“领跑者”;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N型单晶用料(多晶硅),填补了新疆这一产品生产的空白,技术水平位居行业前列……
近年来,兵团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用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最优增量”。
持续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及“揭榜挂帅”项目、“2+5”重点人才计划,积极推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链主”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共同带动产业链创新发展、推动产学研联动发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
大力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构建小升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上市企业四级梯度培育体系,引导和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截至目前,兵团已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认定兵团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25家。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智改数转”正成为兵团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赛道。
兵团聚焦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安全化方向,出台《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行动计划》,引导重点领域企业加大投入,引进智能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检测设备,龙头企业参与智能制造标准制定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今年,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贯通的乳制品智能工厂”、新疆天业集团 “数据驱动的多业务协同化工智能工厂”入选“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榜单,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入围全国万兆光网试点项目,“兵团智造”领域标杆不断涌现。
为进一步提速智能制造,兵团工信局将5G工厂与智能工厂培育相融合,出台《兵团5G智能工厂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对标国家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标准,以“提质降本增效、重塑价值创造”为目标,梯度培育5G智能制造企业,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兵团制造”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提供坚实支撑。
针对中小企业转型需求,兵团工信系统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以数字技术破解中小企业发展瓶颈。目前,兵团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数达52.3,近3年累计增长10.3%,数字化转型态势持续向好。
“我们将以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进程。”郇恒赛表示,“目前,兵团已启动450余家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将紧扣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方向推进改造工作,进一步夯实兵团制造业发展基底、稳固产业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