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20年10月,王超主动请缨加入山西省第十批援疆队伍,之后来到了六师奇台医院。面对该院中医科基础薄弱、诊疗项目单一、群众对中医认知度低的状况,他积极推动建设国医馆,安排科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致力于培养中医人才,不断壮大中医康复科室力量。
②2021年7月,王超提出中医中药质量联动机制的倡议,获得奇台医院的大力支持。随后,他全身心投入国医馆的设计建设工作,同年11月,国医馆正式投入使用,承担起中医门诊和方剂诊疗工作。
③为制定出更适合当地患者的诊疗方案,王超与科室同仁放弃节假日,埋头钻研中医书籍。他们针对不同群体开设夜间中医门诊与假期预约门诊,调整和引进30余种优质道地药材,提升了患者对中医的认可度。2021年底,他还在奇台医院开设了“云台书屋”职工书画兴趣研习社,将“文化润疆”理念与中医科室建设有机融合。
④凭借精湛医术与耐心服务,王超成为奇台医院的“红人”,众多患者慕名而来。他常忙得顾不上午休,周末也不休息。他坚信中医药能为当地患者的常见病、慢性病提供长期有效的诊疗方案,尽管过程耗时,但意义重大,这也是他援疆的初心——让更多人了解中医,学会健康养生,将康养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⑤2021年6月,奇台农场94岁的张老爷子,因多年瘫痪在床且患有肺栓塞,在呼吸内科多次住院治疗,效果不理想,进食困难。王超会诊后,通过一周的中医调理,老人家气色明显好转。
⑥通过这次治疗,王超与张老爷子结下了深厚情谊。老人的家人也对他的精湛医术敬佩有加,此后,只要身体不适,都会第一时间找他诊治。
⑦北塔山牧场自然条件恶劣,牧工多患有风湿类疾病,且牧场医院医疗条件有限,牧工们到奇台医院看病往返一趟要走400多公里。为解决牧工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王超坚持每月1至2次跟随医疗队巡边义诊、送医送药,宣传疾病防治知识和卫生健康政策。
⑧在王超的带动下,2022年4月,北塔山牧场医院开设了中医门诊,配备煎药机等设备,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让牧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医药服务。中医门诊开设仅半个月,就有上百名牧工群众前来就诊。目前,火罐、刮痧等中医理疗项目也在牧场医院陆续开展。
⑨2020年和2021年两轮援疆期满后,面对奇台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与患者的殷切期盼,2023年初,王超毅然决定留在奇台医院,选择扎根边疆,决心将中医药事业进行到底。
⑩从三晋大地到天山脚下,王超用4年时光践行医者誓言。他像胡杨般扎根戈壁,以精湛医术守护健康,用无私奉献诠释大爱,在兵团大地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杏林赞歌。
扫描二维码 即可查看往期内容
●叶燕莉/绘
王超,男,汉族,1986年2月生,六师奇台医院中医科(康复)主任。2020年援疆以来,他以医者仁心扎根边疆,用专业实力助力中医药事业发展,在第六师奇台医院行医4年,救治患者3万余人,以实际行动诠释“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2025年,王超被评为“敬业奉献兵团好人”。
(据兵团日报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