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兵团城市基层治理
日期:09-15
●王玉柳
兵团党委城市工作会议对兵团做好城市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提出“深化改革赋能,健全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和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当前,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是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兵团各级党组织要以全面提高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质量为抓手,在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兵团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整合基层治理力量。党的领导是推进兵团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党组织发挥引领基层治理的独特优势。一是实现党组织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通过建立严密完善、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发挥党支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组织党员过严肃认真的党内组织生活,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建立党组织并融入基层治理。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确定党建联络员等方式,有效链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指导帮助建立党组织,健全完善“找党员、建组织、筑阵地、强服务”等机制,探索党组织设置形式。依托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各类园区、不同行业的空间布局,构筑开放型空间结构,促进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党组织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三是系统推进各领域党建融合发展。当前,兵团城市积极打造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党组织按照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深度嵌入“网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架构,社区党组织打破行业、系统界限,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完善协商共建机制、群众参与机制,有效增强各领域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提升职工群众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兵团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推动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有机衔接、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融合联动,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构建“一核多元”协同治理新格局。一是建立师、团、连(社区)三级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形成协调联动、高效有序的基层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精准厘清社区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推动人财物向社区下沉,确保社区党组织资源充足,推动社区党建与行业党建、系统党建贯通融合,提升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的能力。二是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通过选优配强社区党支部书记,加强对老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两企三新”党员的政治锻炼,引导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同时,加强不同主体、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找出基层治理的最大公约数,画出共同治理的最大同心圆。
健全完善治理体系,凝聚城市共治合力。基层治理主体的积极参与是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兵团将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和城市建设全过程,通过健全完善各项机制,汇聚了城市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建立健全党建引领机制。社区党组织根据不同类型党员特征,差异化引导动员党员、社会组织、基层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例如,通过尊重、关心、关怀社区老党员,做优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做实流动党员社区活动阵地,健全“两新”组织党员沟通联络、联动参与、考评激励机制,引导党员深度参与社区治理;通过精准对接服务需求、稳步提升服务品质,吸引社会组织和居民融入社区建设。社区党组织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志愿服务队、培育居民兴趣小组,树立党员良好形象,带动群众参与社区共治,形成“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治理新局面。二是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建强各类社情民意反映平台,开展多样化协商议事活动,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为治理建言献策,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构筑社区情感共同体,实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治理目标。三是打造“智慧党建”平台,完善“线上+线下” 联动服务机制。以科技赋能推动党建与服务深度融合,整合“党务管理、便民服务、民情互动”三类功能,全面提升社区信息化服务水平。实践中,通过党务管理数字化,推动党员线上参加学习教育、交纳党费、报名参加志愿活动,提升组织生活参与效能;通过便民服务数智化,整合政务办理、生活缴费、养老医疗等资源,让居民足不出户完成各类事项办理,提升群众办事便捷性;通过民情互动智能化,居民可随时反映诉求,社区党组织快速响应处置,形成“诉求收集—分流办理—结果反馈”闭环机制,提升城市基层治理主体的满意度。
(作者单位:兵团党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