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夯根基强堡垒 激活力担使命

日期:09-13
字号:
版面:第04版:党建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9月2日,在十二团高标准农田(优质棉基地)项目中控室里,二十一连职工杨志会通过网络查看食葵浇水动态情况。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曾维 摄

9月2日,在十二团二十一连的一块棉田里,党员肖德忠帮职工清理棉田滴灌设备。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曾维 摄

9月2日,十二团二十一连“两委”成员在葵花地里拍摄短视频,宣传连队作物丰收美景。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曾维 摄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曾维

“你看这一片棉田,去年要是没有连队党支部带领我们抗灾自救,我一年的收成就泡汤了!”近日,站在连片的棉田边,一师十二团二十一连职工谢明同的语气里满是感激。

近年来,十二团二十一连党支部以“党旗领航 和美连队”党建品牌为牵引,创新探索“党员动起来、支部强起来、党建‘实’起来”的“三个起来”模式,将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能,全面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该连在团场年终考核中连续六年获评“一等”,该连党支部获得师市“党建示范点、样板党支部”荣誉。

2024年,二十一连党支部荣获“兵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三亮三比”激活力

让党员动起来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就要把身份亮出来,给大家作表率。”9月2日,在二十一连的一块棉田里,党员肖德忠帮助职工清理棉田滴灌设备和杂草,为棉花机采做准备。在二十一连,像肖德忠这样主动亮身份、作表率的党员,已成为连队发展中最亮眼的“红色身影”。

二十一连党支部以“党员先锋指数”考核为抓手,通过开展“三亮三比”活动,即“亮身份比信念、亮业绩比奉献、亮爱心比责任”,让党员成为连队发展的“主心骨”。

该连党支部为18名党员制作了党员亮相牌,设立“党员示范岗”,让党员在升旗仪式、职工大会、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等场合主动亮明身份,比理论学习深度、比政策执行力、比纪律意识,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监督。

为了充分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该连党支部设立了2个网格党小组、1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引导党员在网格里亮业绩、比奉献,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中当先锋。

作为党小组组长,肖德忠在棉花种植责任区里交出了亮眼答卷:自己种植的棉花单产年均稳定在450公斤以上,他还主动带着周边12户职工落实“五管一机制”,手把手传授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老肖从不藏私,去年他教我调整施肥比例,我家棉花的单产提高了,比2023年多挣了1万多元。”职工杜会笑着说。不仅如此,18名党员还主动认领人居环境整治包片责任区,带头清理路边杂物、种植绿化苗木,让连队面貌焕然一新。

二十一连党支部常态化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活动,明确“年初有承诺、年中有践诺、年底有考核”,引导党员亮爱心、比责任,把服务送到职工心坎上。

2024年5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夹杂着冰雹袭击了二十一连。该连党支部第一时间吹响“冲锋号”,18名党员带头冲进地里,帮助职工清理受灾棉田。“连队‘两委’来得很及时,有的帮我们清理地膜,有的帮我们联系种子公司,连续几天都和我们一起在地里忙活,终于赶在最佳播种期前完成了复播。”职工韩丹丹感动地说。

除了应急帮扶,二十一连党支部还在党员与职工中开展“一对多”结对帮扶活动,52对帮扶对子覆盖全连职工,职工遇到水管漏水、农具损坏等问题,党员总能第一时间上门帮忙,党群关系更加密切。

“三抓三促”搭平台

让支部强起来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在二十一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党春苗的办公桌上,放着几本“民情日记”,里面记录了职工群众的各种诉求。

“陈珉想学习特色种植技术。”“李影想学习玉米套种食葵技术。”……这几本日记,是二十一连党支部以“抓标准促规范、抓示范促提升、抓活动促正风”的“三抓三促”举措,打造坚强战斗堡垒的生动缩影。

该连党支部严格按照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求,从组织体系设置、班子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逐一细化标准、规范流程。

“上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我们在棉田里学政策,党春苗书记还带我们去别的连队学习种植技巧,这比坐在会议室里学管用多了。”该连职工、预备党员杨志会说,二十一连党支部连续六年在全团党建考核中名列前茅。

在“抓活动促正风”上,该连党支部借助书记擂台比武、微党课比赛、外出学习培训等,组织党员对标先进、争当先进。

在兵团举办的微党课比赛中,党春苗以《青春热血铸就兵团精神 塔河岸边绘就塞外江南》为题,讲述了“塔河五姑娘”屯垦戍边的故事,最终获得兵团级“二等奖”。

“我只是把‘塔河五姑娘’的真实经历讲了出来。”党春苗说。

2023年,在十二团党委组织的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中,二十一连党支部凭借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亮眼成绩,4次拿下第一名。同时,连队党支部构建“连队党支部+片区党小组+网格党小组+志愿服务小队”四级体系,连队“两委”成员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定期走家入户听诉求、讲政策,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好事。

退休职工陈兴云激动地说:“感谢连队党支部去年帮我儿子找到了工作。现在职工有难处党员很快就赶来帮忙,这样的支部我们信得过。”

此外,二十一连党支部以举办党建知识竞赛、农民丰收节等活动为载体,凝聚职工群众向心力;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学党史、到廉政教育中心受警示,引导党员“心中有党、心中有戒”。党员黄丽说,各类活动不仅展现了党员的良好风貌,更让“团结一心、勇争第一”的精气神成为连队发展的动力。

“三联三共”建机制

让党建“实”起来

“要深化党建引领,让群众腰包‘鼓’起来!”党春苗在党支部会上常说这句话。近年来,二十一连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建共融、党建促乡村振兴联动共抓、党建促高质量发展联办共融”“三联三共”机制,让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真正惠及职工群众。

2021年10月,二十一连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时,不少职工心里犯嘀咕:“发展集体经济能赚钱吗?”

“我是党员,我先来!”党员吴尧带头入股,率先出资2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的社员们共投资465万元,购置了一台采棉机。采棉机投入使用后,不仅完成了连队几千亩棉田的采摘任务,还为周边连队提供采摘服务。

除了发展农机服务,连队党支部还积极推广“孜然+”套种模式和“一年多熟”种植模式,邀请一师农科所专家上门指导,帮助职工解决种植技术难题。去年,80名职工实现一亩地收两季,人均增收1.2万元。2024年,二十一连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职均收入达到5.5万元。

与此同时,连队党支部与尹飞虎院士工作站合作的暗管排盐项目,让2000余亩棉田实现“降盐20%、节水20%、节肥20%、增效20%”。而位于二十一连的十二团高标准农田(优质棉基地)项目的建设,更给该连3000多亩土地插上“智慧翅膀”。

“依托物联网技术,我们在棉田里安装了土壤湿度传感器、虫情测报仪、微型气象站,通过视频、无人机、传感监测等感知手段,就能远程采集棉花影像资料及生长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杨志会介绍,通过分析作物长势、土壤墒情、病虫害数据等,适时采取灌溉、施肥、喷药等田管措施,实现了田间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也大幅提升。

“去年,连队2000多亩棉田平均增产60公斤,还省水省肥,效果很好。”杨志会说。

如今的二十一连,棉田连片成景,食葵地里生机勃勃,职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党春苗说:“我们将继续深化‘三个起来’模式,聚焦职工增收、产业增效、连队增美,培养更多青年党员与致富能手,带领大家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引入更多先进的农业科技,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