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利华
为贯彻落实洛川会议精神,执行坚决抗战的方针,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红军总部特务团各一部改编为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三五九旅坚决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畏牺牲,投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战壮歌。
为贯彻落实洛川会议精神,执行坚决抗战的方针,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红军总部特务团各一部改编为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第二军进驻新疆,1954年大部转业,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五九旅组建后,坚决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畏牺牲,投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战壮歌。
挺进前线,开辟抗日根据地
1937年9月3日,根据中央军委统一部署,陈伯钧率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和旅直属营一部留守陕甘宁边区,同年11月脱离三五九旅建制,改编为留守兵团警备八团;王震将军(1937年10月,任三五九旅旅长兼政委)率领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和旅直属营一部共计2100余人开赴抗战前线。
因日军侵占山西省大同县,1937年9月,三五九旅从陕西省韩城芝川镇东渡黄河,部署至山西省五台县豆村、台怀一带,做好战斗准备。为壮大抗战力量,三五九旅派遣精干队伍赴山西、河北相关地区开展抗日宣传、发动人民群众、扩大抗战队伍。至当年11月,三五九旅开赴河北省平山、获鹿、井陉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扩充兵员,仅在平山境内就扩兵1700余人,组成平山新兵团,也称平山团,团长陈宗尧,政委李铨;在山西省侯马、赵城、洪洞、曲沃、闻喜地区扩兵3500余人,组建侯马独立团;同时,还在崞县(今山西原平)地区组建了独立团,三五九旅总兵力达到1.2万余人。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华北地区的正面战场作战基本结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毛泽东同志指示八路军分兵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根据地,要求一二○师依托管涔山脉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三五九旅根据安排,在雁门关、崞县、忻县以西地区,深入发动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激发了人民群众抗日积极性,逐步恢复和建立起党组织、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战团体。
1938年春,日军侵占华北五省后,把战略进攻重点指向中原地区。根据形势变化,毛泽东同志电报指示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和3个师的领导人,“发挥进一步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华北游击战争,同日寇力争山西全省的大多数乡村,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发动群众,收编溃军,扩大自己,自给自足,不靠别人,多打小胜仗,兴奋士气,用以影响全国”。根据毛泽东同志上述关于在华北地区开辟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一二○师各部北起大同口泉,南到汾阳,沿同蒲铁路展开,与敌人争夺晋西北广大农村。具体部署是:三五八旅七一五团进到太原附近的古交镇,并以一部深入交城、清源以北;三五八旅七一六团活动于吴城镇地区;三五九旅在崞县到忻口一线展开;宋时轮支队进入口泉镇、怀仁一带,威胁大同;警备第六团在偏关附近展开并深入右玉地区。一二○师各部独立自主地发动群众,扩大自己,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1938年5月下旬,三五九旅奉命开赴恒山地区,在晋察冀军区指挥下,全旅深入蔚县、广灵、浑源、灵丘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宣传抗日主张、发动人民群众,在桑干河两岸建立起抗日根据地。在此过程中,经过整编,平山独立团编为新的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崞县独立团、侯马独立团、忻州义勇军各一部编为三五九旅七一九团,三五九旅编制扩大到3个团,抗战队伍不断扩大。
不畏牺牲,奋力抗击日军侵略
三五九旅挺进抗战前线后,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开展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抗战斗争。
1938年2月,日寇乘一二○师主力配合国民党第二战区作战,我后方兵力空虚之机,围攻晋西北根据地,并侵占了宁武、神池、河曲、偏关、保德、五寨、岢岚等7座县城。为打破日军计划,巩固晋西北根据地,1938年3月,一二○师决定发动收复七城的战役。
为取得收复岢岚县的开局胜利,1938年3月7日,王震率三五九旅2个团到达岢岚地区,把敌人压缩在岢岚城内。3月8日,王震主持旅作战会议,慷慨激昂地指出:“太原失守后,鬼子十分嚣张,扬言3个月内灭亡中国。我们这次作战一定要打出中国人的威风,让日本人看看,中国还有能战的!”会议研究制定了控制岚漪河,断绝城里水源,以围困袭扰的手段,压迫敌人撤出岢岚,并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作战方针。敌人被围袭扰三天三夜后弃城北窜,三五九旅采取“敌逃我追”的方式猛追不舍。惊慌的敌人逃至三井镇时,企图固守待援。三五九旅即采取“敌疲我打”方针发起强攻,七一七团和七一八团二营的战士冲入镇内,和敌人展开了逐街逐巷的肉搏战,杀得日军鬼哭狼嚎。此次战斗,共毙伤敌人300余人,俘敌28人。3月11日,三五九旅追击三井镇逃跑之敌至五寨城下。三井镇残敌会同五寨的敌军据城困守,三五九旅仍用收复岢岚的经验,用少数部队围困和袭扰五寨城,把主力放在机动位置。3月17日下午,三五九旅主力和三五八旅在虎北村,拦截由神池前来增援五寨的敌人,激战6小时,歼敌400余人。受三五九旅顽强战斗力的震慑,孤守在保德、河曲、偏关、五寨4城的日军,于3月20、21日相继弃城逃窜。3月22日,敌乘夜向神池撤退,三五九旅又追至神池城边,敌人仓皇逃往朔县,神池遂被收复。为收复7城的最后一城——宁武,三五九旅仍用围点打援的办法,用少数兵力围城,主力和三五八旅分别部署到同蒲路东西两侧,形成“二虎拦路”的阵势。3月31日,在援军被击退后,宁武日军于4月1日弃城逃窜,三五九旅当即收复宁武县城。至此,被日军侵占的7座县城全部收复,敌人企图扼杀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阴谋被彻底粉碎。整个战役共歼敌1500余人,缴获山炮1门,汽车14辆,步机枪200多支(挺)。在收复七城的战役中,英勇作战的三五九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至1939年10月回防陕北期间,三五九旅官兵视死如归,开展战斗近百次,毙伤日军无数。如1938年5月13日,七一七团、七一八团在崞县毙伤日军200余人;6月6日,七一九团毙伤日伪军300余人;6月26日,七一七团在广灵反击日伪军进犯,毙伤日伪军300余人,七一七团阵亡37人;7月7日,七一七团一营在营长贺云生带领下攻击蔚县水泉日军据点,七一七团20余人壮烈牺牲;9月底,七一八团在广灵至灵丘伏击日军,毙伤日军800余人,七一八团伤亡100余人;11月29日,王震指挥七一七、七一八、七一九团在广灵伏击日军,毙伤日军300余人,三五九旅伤亡400余人,其中300余人被日军毒气所伤。1939年5月12日,王震率领七一七、七一八团等在繁峙县对日军发起攻击,激战5天毙伤日军700余人;6月1日,王震率领七一七、七一八团在灵丘县伏击敌军,毙伤日伪军500余人,三五九旅伤亡400余人;9月25日,七一九团参加贺龙指挥的陈庄战斗,一二○师激战4天,全歼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第三十一大队,毙伤日伪军1380余人,日军大队长田中省三郎被击毙。期间,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授予七一八团(平山团)“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称号。八路军总部和边区政府曾分别授予三五九旅“模范党军”“百战百胜的铁军”称号。
1939年10月,三五九旅奉命返回陕北绥德,担任河防防备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这一期间,先后进行大小战斗数十次,不但粉碎了日军强渡黄河的企图,还数次东渡黄河突袭日军,有力配合了兄弟部队反“扫荡”。1942年初,毛泽东同志特意在八路军大礼堂接见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全体指战员,称赞说:“你们在王震同志的带领下,立下了很大功劳。你们到了东边东边安全,你们到了南边南边就安全,这次你们又到了北边,北边也安全了……”1943年初,西北局授予三五九旅“发展经济的先锋”锦旗,当年秋,毛泽东同志视察南泥湾地区时,称赞三五九旅“是执行屯田政策的模范”。此后,三五九旅又积极响应号召,奉命南下北返、中原突围。如1945年1月16日,主要由三五九旅官兵整编的南下支队在确山县瓦岗寨击毙日军30余人;2月26日,南下支队在湖北阳新县三溪口与日伪军激战,毙伤日伪军300余人;5月下旬,南下支队在湖南湘阴县正米塘设伏,全歼日军1个运输队;6月下旬,南下支队在湘阴县梨树岭设伏,全歼日军1个30余人的运输队。在反击国民党反动势力、开展大生产运动和南下北返中,三五九旅始终坚持党的抗战主张,执行党的抗战路线,英勇开展抗日斗争。
三五九旅以匹夫有责、视死如归、不畏强暴、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长期坚持的“三五九旅是模范”优良作风与独特品质,激励着兵团在新疆开创新中国屯垦戍边的宏伟事业,感召着一代代兵团人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兵团党委党校屯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