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园
乐舞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更以其独特的美学表达和情感叙事,向世界传递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与审美理念。然而,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下,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乐舞艺术如何在新时代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这既是对乐舞艺术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呼唤。我们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束缚艺术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乐舞艺术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通过改革激发乐舞艺术家的创作热情,鼓励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艺术,让乐舞艺术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我国乐舞艺术在传承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其发展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弘扬,也表现在与现代元素的有机融合,共同绘就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图景。一方面,传统乐舞艺术在多方努力下实现了有效传承。相关机构深入挖掘、整理了大量经典曲目,使其重新焕发光彩;通过培养专业传承人、举办传统乐舞艺术节等活动,古老艺术形式得以广泛传播与普及。另一方面,现代乐舞艺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创作者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创作理念、表现手法和舞台呈现等方面不断突破,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特色、民族风格和国际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例如,舞剧《五星出东方》以宏大叙事与精湛舞台表现赢得广泛赞誉;舞蹈《阳光下的麦盖提》则以欢快节奏与生动舞姿,展现出新疆人民的热情与活力。然而,乐舞艺术发展依然面临一些挑战,创作题材和表现手法仍显单一,制约了艺术多样性与创新性;高水平人才短缺,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艺术市场机制不成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其商业化与市场竞争力;体制机制束缚尚未完全消除,艺术生产力未能充分释放。这些问题亟待我们深入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深入推进文艺院团改革,推动院团完善内部制度,制定“一团一策”发展方案,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深化艺术院校教育改革,促进艺术教育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培养更多高素质、适应社会需要的乐舞人才。改革艺术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与激励体系,充分激发艺术家的创新创造活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是乐舞艺术发展的关键。要着力提升现有人才的综合素养,通过培训班、研修班等形式加强专业训练,鼓励学员学习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手段,以适应时代需要。要积极吸引青年人才,通过设立政府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为青年提供更多展示与实践平台。要加大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设立乐舞大师工作室、聘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参与教学与创作,带动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创新创作理念。激发乐舞艺术的创新创造活力,要推动创作理念创新,鼓励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实践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彰显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要不断丰富题材与表现手法,打破传统局限,积极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为乐舞艺术注入新活力。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